洪观新闻记者 邬靓
政府采购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不仅与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还在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南昌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输血供氧”,帮助中小企业“跑起来”“跑得快”。
保障预留份额 缓解资金压力
“过去政府采购项目对企业注册资金、业绩要求高,现在中小微企业能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中标机会就多了。”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多年,江西邦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亚越来越感受到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偏爱”。
“近几年,得益于政府采购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中标的概率大幅提升。”杨亚说,“2023年我们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中标金额为2000万元,到2024年已经增长到3500万元,增量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杨亚所言,南昌市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价格评审优惠政策,有力支持中小企业获取更多政府采购份额。明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续至2025年底。
“我们对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严格把关,对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政府采购项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为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科科长邱岚介绍,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也要求对中小企业参与评审给予价格加分优惠,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采购份额。
严格落实预留份额的同时,南昌市财政部门还持续推广“政采贷”业务,引金融“活水”,助企融资“解渴”。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融资贷款是发展中的最大“瓶颈”。去年,因中标多个政府采购项目,江西邦卓科技有限公司临时出现资金缺口。
“采购项目大部分都需要先垫资,‘政采贷’可以帮助我们在银行最高获取中标金额80%的贷款额度,而且会根据供货进度随时放贷,让企业的运转更加灵活。”杨亚说,“现在不仅政府采购项目偏向小微企业,就连最发愁的融资也解决了,我们有更足的底气去闯市场了。”
“政采贷”作为南昌市财政部门携手金融机构精心打造的助企政策,精准解决中小企业痛点。中标(成交)供应商凭借采购合同便能向银行申请办理“政采贷”业务,银行最快24小时即可放款。
邱岚表示,过去,中小企业中标政府采购项目后,常因资金回笼较慢陷入运营困境。现在,以政府采购信用为坚实后盾,大幅简化了贷款审批流程,降低了融资门槛,让资金活水能更顺畅流入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南昌市政府采购项目通过电子卖场合作银行共发放“政采贷”贷款突破5000万元,惠及供应商27家,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简化采购流程 强化宣传推广
招标和资格预审、中标结果、验收结果……打开南昌市政府采购网,采购项目全过程信息公开透明、一目了然,提升了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
南昌市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让项目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所有业务环节都在线上运行。2024年,南昌市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率已达100%,累计为3万多家投标供应商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了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全覆盖,供应商“零跑腿”,有效降低了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本。
“现场开标对于外地供应商来说要耗费住宿、交通费;对于代理招标公司来说,受制于场地大小和员工配置,每日开标数量有限。现在通过线上的方式,实现了多个项目同步开标,效率大幅提升。”江西省某招标咨询有限公司政府采购部项目二部部长赵玮说。
推行“不见面开标”及“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后,供应商彻底摆脱了必须抵达有形交易市场参与交易的束缚,可在本地同时参与多个地区的投标活动,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不仅如此,南昌市还创新推出“资格审查承诺制”政策,简化供应商参与流程,供应商只需承诺符合政府采购资格条件即可参与采购活动,无需提供繁琐的证明材料,为企业切实减轻负担。
“在政府采购交易制度上,供应商可以自主选择以电子保函等非现金方式替代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让中小企业参与交易更加从容。”邱岚介绍,2024年,全市累计使用电子投标保函的政府采购项目数量共1085个,涉及金额达1.41亿元。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为此,南昌市财政部门积极联合法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打通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讲解政府采购活动中法律风险防范、宣传“政采贷”政策及现场知识竞答等多种举措,引导企业增强法治意识,“零距离”服务经营主体,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财政保障。
来源: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