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2013年颁布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招标投标工作向无纸化方向迈进。截至目前,国内已有相当比例的城市在招标投标活动中采用线上招标的项目数量大于线下招标项目。
以某招标投标交易系统为例,平台的下载专区提供了经主管部门审核的电子资格预审文件及招标文件的示范文本,各招标人按照制式文本要求填写或修改部分内容,并在系统中编制电子预审/招标文件,投标人亦在系统中报名下载招标文件,用对应的软件制作预审申请文件或投标文件并上传,最后在投标截止时间线上开标。其后转入评标阶段,由招标人在平台中申请,在省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应专业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评标结果在网上发布并接受监督。
摆脱一式多份的纸张压力后,电子文件所能容纳的信息量激增,为提高评标效率,电子标系统设计了“关联”步骤:在资格预审系统中,由投标人将评审项与文件中对应的位置设置关联(见图2,投标人可将详细评审中的信誉关联到企业信誉情况的第1页),方便评审专家在资格预审评审专家界面阅览时一键直达(见图3,如评审专家在此界面点击评审项“信誉”,可跳转至3号投标人对“信誉”所设关联页,按“申请人须知 第1.4.1项”中的规定审查3号投标人是否符合要求);在投标系统中,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的关联界面设置关联项(见图4,投标人可看到招标文件中已有的关联情况,并将关键信息放置在对应的节点,保证评委在评审专家界面能够看到),评标委员会按招标文件要求在已关联的节点中进行评审[见图5,评审专家可依次点击“(一)投标一览表”“(二)投标函”等招标文件设置的关联节点来审查测试企业001在“投标文件”项是否符合“投标文件能正常打开”的要求]。
设计关联的初衷在于避免评标专家从成百上千页的投标文件中去找对应项,但在实践中,投标人、招标人、评标专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投标人、招标人无法进入评标室(部分评标有招标人代表参与,但其通常不是编制招标文件的实操人员),不了解投标文件在评标界面以何种方式呈现;一些评标专家没有制作文件的经验,面对未合理关联或节点设置不合理未正常显示对应内容的情况,无法获取关键评标信息。
这一特点容易造成因技术原因导致的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资格或实力的误判。因此,投标人日常应多向平台或评标专家咨询,了解电子标系统逻辑和评标界面实际展示情况,这样既可以保证标书的完善性,又可节省工作量。
在实际投标过程中,电子标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此提出几条以供参考:
(1)如发现招标文件确有重大漏洞(如招标文件所设关联无法满足关键信息的呈现),一定要及时向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提出。即使过了提交答疑时间,也可由招标人主动走澄清流程。这样虽会导致项目延期,但比起流标带来的二次招标,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仍是小的。
(2)电子标系统为防止超载,对于文件的大小都会有限制,如武汉市交易中心的系统要求投标文件每个节点的文件均不得超过10M,商务文件中图片居多,很容易超量。对此,要注意压缩图片的同时,还要保证关键信息的分辨率,避免因图片无法辨识而废标或扣分。
(3)电子标在上传后亦要做好检查工作,关注上传回执,确保上传成功(如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上传后可模拟解密),若能在线预览则应预览检查,如查看作为暗标的技术标有无空白页等。
(4)电子标多为线上开标,开标当天应提前登录系统,检查软硬件是否工作正常,如软件有升级应及时更新,网络卡顿应尽快修复或更换网络。
投标工作相关思考和探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适用领域必将逐渐扩大,全面取代纸版标书。但作为一个新鲜事物,电子标目前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因节点设置问题导致投标文件里的关键页在评审界面显示不全而被否决,或因系统设置与招标文件规定不一致,导致错误评标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虽然多数情况下,系统不完善的责任并不在投标人,可一旦招标投标过程出现意外,受损失最大的却往往是投标人。因此,在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应当付出更多心力,结合电子招标系统特点推演文件在评标界面的展示效果,尽可能地完善投标文件的各种细节,才能保证自己的实力最大限度地展现,赢得更好的结果。(作者:刘焱鑫)
本文来源:《招标采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