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县数据局立足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职责,以“智慧监管”与“协同治理”为双轮驱动,推动招投标监管从“事后查处”向“源头预防、过程可控、闭环管理”转变,着力打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
搭建公平竞争审查平台,筑牢源头“防火墙”。牵头建设“招标文件公平竞争联合审查平台”,整合财政(国资)、市场监管、司法、审计及行业主管部门力量,对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开展线上联合审查,严格执行“未审查不公告”机制,从源头杜绝量身定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行为。该平台实现审查流程标准化、痕迹化管理,可有效防范隐性债务风险与制度性壁垒,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落地见效。
深化全流程电子化应用,提升过程监管精准度。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实现从项目登记到中标通知书发放的全流程线上管理。深度应用电子评标系统,通过对不同投标单位投标文件的制作机器码、IP地址、造价锁号等关键信息进行自动比对与交叉分析,精准识别和筛查围标串标嫌疑线索,为人工研判提供靶向指引,大幅提升监管针对性与查处效率。
推动“两场联动”机制,强化标后履约监管。联合县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标后履约联合监管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项目一线,聚焦人员履职、合同履行、工程进度、转包挂靠等关键环节,推动招标投标市场与项目现场深度联动。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提醒函+整改销号+线索移送”闭环处置,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责任压实到位。
“我们通过‘平台赋能+技术防控+联合监管’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实现了招投标监管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人防为主’到‘技防引领’的转变,显著提升了监管的预见性、精准性与威慑力。”县数据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智慧监管”应用,推动数据共享与机制融合,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滨海经验”。
来源:滨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