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成渝经济区率先发展
http://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26日
项目名称: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成渝经济区率先发展
-
所属地区:-
-
所属行业:-
-
截止时间:-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七大目标
1 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
3 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
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
5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6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
7 城镇化率超过15%
中国政府网20日消息,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七大目标,并提出支持成渝经济区等11个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
“十二五”西部投入翻番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向记者表示,经过前10年的开发,西部地区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未来西部经济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即使全国是8%的增速,西部地区也会达到12%。
“前10年以输血为主,第二个10年将以造血为主,但是不等于不输血,中央财政对西部的投入将翻番,达到每年4000亿元。”徐逢贤表示,“造血功能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才有动力和吸引力。”
徐逢贤表示,在前10年基础建立后,第二个10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重点在于产业结构优化。
惠民政策将是未来重点
“西部地区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人均收入与全国的差距还很大。”四川省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表示。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西部经济高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但“这也是社会矛盾突出的阶段。”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表示,因此要更加注意“共享蛋糕”,平衡各方利益。徐逢贤也表示,惠民政策应该成为未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一个重点。
李勇还表示,“西部地区大多是两位数增长,增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增长太快也走的不扎实,现在仍是投资驱动,对市场有一个培育的过程,老百姓还没有什么钱。”
去年李勇到西部某省去调研,“新任领导层换了一个发展思路,以前把旅游产业放在主要地位,现在提出工业兴省。所有带县的市都建千亿工业园,县里建设百亿工业园,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需求还很难说。他们大多搞的是重化工业,对青山绿水的保护产生影响,这样的思路还有待历史检验。”
李勇强调,“西部发展还是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做一个细分,但是,很多省市还是控制不了冲动,大规模招商引资,引入产业集群。应该避免村村建厂,户户冒烟。”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李秀中 发自成都
解读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谈《规划》
交通建设是重点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据新华社电《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近日获批,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计划有哪些重大战略意义?这部规划有哪些新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
他说,交通建设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铁路建设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打通省际“断头路”,建设连接东中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
同时,水利建设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此外,推进“三网融合”,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
这位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他说,西部将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特别是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西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的能源基地建设。
西部地区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此外,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还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位负责人说,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民创业,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来源: 华龙网
1 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
3 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
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
5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6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
7 城镇化率超过15%
中国政府网20日消息,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七大目标,并提出支持成渝经济区等11个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
“十二五”西部投入翻番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向记者表示,经过前10年的开发,西部地区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未来西部经济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即使全国是8%的增速,西部地区也会达到12%。
“前10年以输血为主,第二个10年将以造血为主,但是不等于不输血,中央财政对西部的投入将翻番,达到每年4000亿元。”徐逢贤表示,“造血功能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才有动力和吸引力。”
徐逢贤表示,在前10年基础建立后,第二个10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重点在于产业结构优化。
惠民政策将是未来重点
“西部地区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人均收入与全国的差距还很大。”四川省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表示。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西部经济高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但“这也是社会矛盾突出的阶段。”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表示,因此要更加注意“共享蛋糕”,平衡各方利益。徐逢贤也表示,惠民政策应该成为未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一个重点。
李勇还表示,“西部地区大多是两位数增长,增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增长太快也走的不扎实,现在仍是投资驱动,对市场有一个培育的过程,老百姓还没有什么钱。”
去年李勇到西部某省去调研,“新任领导层换了一个发展思路,以前把旅游产业放在主要地位,现在提出工业兴省。所有带县的市都建千亿工业园,县里建设百亿工业园,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需求还很难说。他们大多搞的是重化工业,对青山绿水的保护产生影响,这样的思路还有待历史检验。”
李勇强调,“西部发展还是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做一个细分,但是,很多省市还是控制不了冲动,大规模招商引资,引入产业集群。应该避免村村建厂,户户冒烟。”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李秀中 发自成都
解读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谈《规划》
交通建设是重点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据新华社电《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近日获批,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计划有哪些重大战略意义?这部规划有哪些新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
他说,交通建设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铁路建设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打通省际“断头路”,建设连接东中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
同时,水利建设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此外,推进“三网融合”,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
这位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他说,西部将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特别是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西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的能源基地建设。
西部地区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此外,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还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位负责人说,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民创业,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来源: 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