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通知
http://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26日
项目名称: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通知
-
所属地区:-
-
所属行业:-
-
截止时间:2011-09-10
工信厅节函[2010]5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按照我部节能减排工作重点任务安排,我们先期选择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四个重点用能行业中粗钢(含焦化、烧结、球团、炼铁、转炉炼钢、电炉炼钢)、电解铝、合成氨、烧碱、电石、水泥、平板玻璃等13种产品(工序),以国内同类企业能效先进水平作为参照值,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现将上述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印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企业是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实施主体。参加对标达标活动的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统计方法要求,严格规范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好对标达标活动。一是要强化对标达标活动管理,落实机构和人员,从组织管理上确保对标达标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认真制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工作方案,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自身能效水平达到或接近同行业国内领先水平。
二、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参与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企业的指导。要根据企业的信息需求,为企业提供标准、计算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为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做好先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三、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参与活动企业的组织、监督和指导。一是组织企业做好能源审计工作,摸清企业能耗现状、查找差距和潜力,有针对性的引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标达标;二是组织企业做好能效水平对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于每年1月底前,对本地区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及相关指标数据分析报告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行业协会,根据各地对标达标活动情况及行业能效水平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和更新能效水平标杆,完善指标体系,并陆续开展其他行业产品(工序)的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对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的在能效对标达标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对标企业进行表彰。
附件:
1.钢铁行业主要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2.有色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3.建材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4.化工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附件1:
钢铁行业主要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表1—1:
粗钢综合性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全厂高炉煤气放散率 % 0
2 全厂焦炉煤气放散率 % 0
3 全厂吨钢二次能源回收量 kgce/t 500 包括:回收的各种煤气、煤化工产品、各种余热余压等。
4 全厂吨钢二次能源利用量 kgce/t 460
5 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的自发电比例 %5 0
表1—2:
焦化工序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105 包括焦炉及化产
2 吨焦炭电耗 kWh/t 35 含干熄焦装置用电
3 吨焦炭蒸汽消耗 t/t 0.12
4 吨焦炭燃料消耗 GJ/t 3.3
二 物耗指标
1 洗精煤单耗(干) t/t 1.30
三 能源回收指标
1 吨焦余热回收量(折蒸汽) kgce/t 61 7.63m焦炉,采用高温高压干熄焦装置可达到70kgce/t。
表1—3:
烧结工序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42.17
2 吨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 kg/t 39
3 吨烧结矿电耗kWh/t 38 (未含脱硫系统)
4 吨烧结矿点火煤气消耗 GJ/t 0.06
二 能源回收指标
1 吨烧结矿余热回收量(折蒸汽) Kgce/t 4.6 烧结余热发电按回收的蒸汽量计算
表1—4:
球团工序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18.0
2 吨球团矿燃料消耗(折成吉焦) GJ/t 0.49
3 吨球团矿电耗 kWh/t 22.83
表1—5:
炼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378.22
2 入炉焦比 kg/t 264 含小块碎焦
3 喷煤比 kg/t 200
4 燃料比 kg/t 464
5 吨铁电耗 kWh 18.22/110 汽动鼓风/电动鼓风
6 吨铁新水耗 m3/t 0.12
7 吨铁蒸汽消耗 kg/t 13.32
8 高炉热风炉吨铁燃料消耗 GJ/t 1.89
二 能源回收指标
吨铁TRT发电量(干法除尘) kWh/t 52 采用湿法除尘能效标杆指标为30kWh/t
三 其它重要指标
1 TRT配备率 % 100
2 入炉风温 ℃ 1250
3 高炉富氧率 % 4.18
表1—6:
转炉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工序能耗 kgce/t —24
2 吨钢(水)氧气消耗 Nm3/t 46
3 吨钢(水)电耗 kWh/t 12
4 吨钢(水)新水耗 m3/t 0.24
5 吨钢(水)燃料消耗 GJ/t 0.08
6 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 Nm3/t 100 吨钢回收≥36kgce/t
7 吨钢转炉蒸汽回收量 kg/t 100 吨钢回收≥36kgce/t
表1—7:
电炉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电炉工序能耗 kgce/t钢水 65/50 全废钢/30%铁水
2 吨钢(水)电耗 kWh/t 320/260 全废钢/30%铁水
3 吨钢(水)新水消耗 t/t 0.5
4 吨钢(水)氧气消耗 Nm3/t 32
5 吨钢(水)燃料消耗 GJ/t 0.04
6 吨钢(水)余热回收量 kgce/t 20
注:钢铁行业相关产品(工序)指标界定范围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07)、《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HJ/T426—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7—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HJ/T428—2008)、国标《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2010年送审稿)、《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2—2008)。
附件2:
有色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表2—1:
电解铝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电解铝铝液直流电单耗 kWh/t 12500
2 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kWh/t 13307
3 新水取水量 m3/t 0.5
二 物耗指标
1 氧化铝单耗 t/t 1910
2 碳阳极净耗 kg/t 410
3 碳阳极毛耗 kg/t 450
4 氟化盐单耗(干法、无水) kg/t 16
5 氟化盐单耗(普通) kg/t 20
三 其它重要指标
1 阳极效应系数 次/日 0.05
2 阳极效应持续时间 分钟/次 2
3 整流效率 % 98
4 槽电压 V(伏) 3.8
5 电流效率 % 95
注:有色行业相关产品(工序)指标界定范围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6—2008)
附件3:
建材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表3—1:
4000t/d(含)以上水泥企业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可比熟料综合煤耗 kgce/t 105
2 可比熟料综合电耗 akWh/t 57
3 可比水泥综合电耗 bkWh/t 90
4 可比熟料综合能耗 kgce/t 111
5 可比水泥综合能耗 kgce/t 88
二 回收指标
1 余热发电量 kWh/t 40
表3—2:
2000t/d(含)—4000t/d水泥企业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可比熟料综合煤耗 kgce/t 108
2 可比熟料综合电耗 akWh/t 60
3 可比水泥综合电耗 bkWh/t 93
4 可比熟料综合能耗 kgce/t 115
5 可比水泥综合能耗 kgce/t 91
二 回收指标
1 余热发电量 kWh/t 39.83
注a:对只生产水泥熟料的企业。
注b:对生产水泥和水泥熟料的企业
表3—3:
平板玻璃企业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综合能耗(>500t/d) kgce/重量箱 14
综合能耗(≤500t/d) kgce/重量箱 16
2 炉窑热耗(>500t/d) kJ/kg玻璃液 5800
炉窑热耗(≤500t/d) kJ/kg玻璃液 6500
注:建材行业相关产品(工序)指标界定范围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07)、《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0—2008)
附件4:
化工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表4—1:
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优质无烟块煤综合能耗 kgce/t 1420
2 型煤综合能耗 kgce/t 1650
3 原料煤耗(优质无烟块煤) kgce/t 1180
4 原料煤耗(型煤) kgce/t 1410
表4—2:
烧碱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离子膜法液碱≥30.0 kgce/t 325
2 离子膜法液碱≥45.0 kgce/t 450
3 离子膜法固碱≥98.0 kgce/t 660
4 离子膜法电解单元交流电耗 kWh/t 2300
5 30%离子膜法蒸汽消耗 kgce/t 0.2
6 隔膜法液碱≥30.0 kgce/t 750
7 隔膜法液碱≥42.0 kgce/t 900
8 隔膜法固碱≥95.0 kgce/t 1050
9 隔膜法电解单元交流电耗 kWh/t 2450
10 30%隔膜法蒸汽消耗 kgce/t 3.2
表4—3:
电石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综合能耗 kgce/t 1000
2 电炉电耗 kWh/t 3000
3 兰炭消耗 kg/t 580 C84%以上
4 电极糊消耗 kg/t 23
5 水耗 m3/t 0.7
二 回收指标
1 尾气回收 % 100
注:化工行业相关产品(工序)指标界定范围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4—2008)、《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7—2007)、《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3—2008)。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按照我部节能减排工作重点任务安排,我们先期选择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四个重点用能行业中粗钢(含焦化、烧结、球团、炼铁、转炉炼钢、电炉炼钢)、电解铝、合成氨、烧碱、电石、水泥、平板玻璃等13种产品(工序),以国内同类企业能效先进水平作为参照值,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现将上述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印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企业是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实施主体。参加对标达标活动的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统计方法要求,严格规范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好对标达标活动。一是要强化对标达标活动管理,落实机构和人员,从组织管理上确保对标达标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认真制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工作方案,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自身能效水平达到或接近同行业国内领先水平。
二、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参与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企业的指导。要根据企业的信息需求,为企业提供标准、计算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为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做好先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三、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参与活动企业的组织、监督和指导。一是组织企业做好能源审计工作,摸清企业能耗现状、查找差距和潜力,有针对性的引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标达标;二是组织企业做好能效水平对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于每年1月底前,对本地区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及相关指标数据分析报告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行业协会,根据各地对标达标活动情况及行业能效水平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和更新能效水平标杆,完善指标体系,并陆续开展其他行业产品(工序)的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对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的在能效对标达标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对标企业进行表彰。
附件:
1.钢铁行业主要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2.有色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3.建材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4.化工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附件1:
钢铁行业主要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表1—1:
粗钢综合性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全厂高炉煤气放散率 % 0
2 全厂焦炉煤气放散率 % 0
3 全厂吨钢二次能源回收量 kgce/t 500 包括:回收的各种煤气、煤化工产品、各种余热余压等。
4 全厂吨钢二次能源利用量 kgce/t 460
5 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的自发电比例 %5 0
表1—2:
焦化工序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105 包括焦炉及化产
2 吨焦炭电耗 kWh/t 35 含干熄焦装置用电
3 吨焦炭蒸汽消耗 t/t 0.12
4 吨焦炭燃料消耗 GJ/t 3.3
二 物耗指标
1 洗精煤单耗(干) t/t 1.30
三 能源回收指标
1 吨焦余热回收量(折蒸汽) kgce/t 61 7.63m焦炉,采用高温高压干熄焦装置可达到70kgce/t。
表1—3:
烧结工序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42.17
2 吨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 kg/t 39
3 吨烧结矿电耗kWh/t 38 (未含脱硫系统)
4 吨烧结矿点火煤气消耗 GJ/t 0.06
二 能源回收指标
1 吨烧结矿余热回收量(折蒸汽) Kgce/t 4.6 烧结余热发电按回收的蒸汽量计算
表1—4:
球团工序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18.0
2 吨球团矿燃料消耗(折成吉焦) GJ/t 0.49
3 吨球团矿电耗 kWh/t 22.83
表1—5:
炼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378.22
2 入炉焦比 kg/t 264 含小块碎焦
3 喷煤比 kg/t 200
4 燃料比 kg/t 464
5 吨铁电耗 kWh 18.22/110 汽动鼓风/电动鼓风
6 吨铁新水耗 m3/t 0.12
7 吨铁蒸汽消耗 kg/t 13.32
8 高炉热风炉吨铁燃料消耗 GJ/t 1.89
二 能源回收指标
吨铁TRT发电量(干法除尘) kWh/t 52 采用湿法除尘能效标杆指标为30kWh/t
三 其它重要指标
1 TRT配备率 % 100
2 入炉风温 ℃ 1250
3 高炉富氧率 % 4.18
表1—6:
转炉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工序能耗 kgce/t —24
2 吨钢(水)氧气消耗 Nm3/t 46
3 吨钢(水)电耗 kWh/t 12
4 吨钢(水)新水耗 m3/t 0.24
5 吨钢(水)燃料消耗 GJ/t 0.08
6 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 Nm3/t 100 吨钢回收≥36kgce/t
7 吨钢转炉蒸汽回收量 kg/t 100 吨钢回收≥36kgce/t
表1—7:
电炉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电炉工序能耗 kgce/t钢水 65/50 全废钢/30%铁水
2 吨钢(水)电耗 kWh/t 320/260 全废钢/30%铁水
3 吨钢(水)新水消耗 t/t 0.5
4 吨钢(水)氧气消耗 Nm3/t 32
5 吨钢(水)燃料消耗 GJ/t 0.04
6 吨钢(水)余热回收量 kgce/t 20
注:钢铁行业相关产品(工序)指标界定范围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07)、《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HJ/T426—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7—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HJ/T428—2008)、国标《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2010年送审稿)、《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2—2008)。
附件2:
有色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表2—1:
电解铝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电解铝铝液直流电单耗 kWh/t 12500
2 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kWh/t 13307
3 新水取水量 m3/t 0.5
二 物耗指标
1 氧化铝单耗 t/t 1910
2 碳阳极净耗 kg/t 410
3 碳阳极毛耗 kg/t 450
4 氟化盐单耗(干法、无水) kg/t 16
5 氟化盐单耗(普通) kg/t 20
三 其它重要指标
1 阳极效应系数 次/日 0.05
2 阳极效应持续时间 分钟/次 2
3 整流效率 % 98
4 槽电压 V(伏) 3.8
5 电流效率 % 95
注:有色行业相关产品(工序)指标界定范围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6—2008)
附件3:
建材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表3—1:
4000t/d(含)以上水泥企业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可比熟料综合煤耗 kgce/t 105
2 可比熟料综合电耗 akWh/t 57
3 可比水泥综合电耗 bkWh/t 90
4 可比熟料综合能耗 kgce/t 111
5 可比水泥综合能耗 kgce/t 88
二 回收指标
1 余热发电量 kWh/t 40
表3—2:
2000t/d(含)—4000t/d水泥企业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可比熟料综合煤耗 kgce/t 108
2 可比熟料综合电耗 akWh/t 60
3 可比水泥综合电耗 bkWh/t 93
4 可比熟料综合能耗 kgce/t 115
5 可比水泥综合能耗 kgce/t 91
二 回收指标
1 余热发电量 kWh/t 39.83
注a:对只生产水泥熟料的企业。
注b:对生产水泥和水泥熟料的企业
表3—3:
平板玻璃企业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综合能耗(>500t/d) kgce/重量箱 14
综合能耗(≤500t/d) kgce/重量箱 16
2 炉窑热耗(>500t/d) kJ/kg玻璃液 5800
炉窑热耗(≤500t/d) kJ/kg玻璃液 6500
注:建材行业相关产品(工序)指标界定范围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07)、《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0—2008)
附件4:
化工行业主要能效标杆指标
表4—1:
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优质无烟块煤综合能耗 kgce/t 1420
2 型煤综合能耗 kgce/t 1650
3 原料煤耗(优质无烟块煤) kgce/t 1180
4 原料煤耗(型煤) kgce/t 1410
表4—2:
烧碱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1 离子膜法液碱≥30.0 kgce/t 325
2 离子膜法液碱≥45.0 kgce/t 450
3 离子膜法固碱≥98.0 kgce/t 660
4 离子膜法电解单元交流电耗 kWh/t 2300
5 30%离子膜法蒸汽消耗 kgce/t 0.2
6 隔膜法液碱≥30.0 kgce/t 750
7 隔膜法液碱≥42.0 kgce/t 900
8 隔膜法固碱≥95.0 kgce/t 1050
9 隔膜法电解单元交流电耗 kWh/t 2450
10 30%隔膜法蒸汽消耗 kgce/t 3.2
表4—3:
电石能效标杆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能效标杆指标 备注
一 能耗指标
1 综合能耗 kgce/t 1000
2 电炉电耗 kWh/t 3000
3 兰炭消耗 kg/t 580 C84%以上
4 电极糊消耗 kg/t 23
5 水耗 m3/t 0.7
二 回收指标
1 尾气回收 % 100
注:化工行业相关产品(工序)指标界定范围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4—2008)、《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7—2007)、《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3—2008)。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