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地区:-
-
所属行业:-
-
截止时间:2011-09-10
10月18日,为期两天的第四届欧洽会在成都谢幕,420家中方企业和230余家欧盟企业的“相亲会”圆满结束。这是欧洽会连续第三次在成都举行,其带来的绝不仅是企业间的一纸纸订单,而是欧盟走进四川的一扇敞开的大门。
首开专业论坛预示双方合作热点
“相信成都发展新能源会有所作为”……这一评价出自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本届欧洽会首开专业论坛,中国-欧盟新能源技术创新与投资合作论坛是其中之一。来自法国、丹麦、芬兰等多个欧盟国家的代表发言,共商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如何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等问题。
与此同时,德国汽车与中国西部汽车工业同行研讨会、中国—欧盟孵化器合作与发展论坛暨2009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网络年会,都从更专业角度对双方未来合作的热点进行深入交流。
这与欧洽会现场传递出来的信息十分吻合——信息产业(重点突出软件及服务外包)、环保和新能源、建材和新型材料产业已逐步升温。芬兰代表团甚至带来了世博会“冰壶”。这个来自芬兰的环保材料制成的艺术品,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芬兰代表团洽谈的主题:环保新技术。
从欧企“走进来”到我们“走出去”
虽然正式洽谈活动只有两天,但600余家中欧企业“配对”洽谈,场次高达2000次,每组配对企业均有40分钟的深谈机会。
拉脱维亚一家会展公司的行政总监亚尼斯·阿特比当斯告诉记者,越深入了解越发现,四川许多中小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实力。明年3月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将举办 “中国展览日”,“希望邀请更多物流、纺织、电信、医药等公司参加。”
“和欧盟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相比,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不少欧盟代表和企业家纷纷表示。
以往,欧洽会是吸引欧洲企业“走进来”,如今也成为不少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舞台。成都思的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宏表示,来欧洽会主要目的是寻找合作伙伴,而两天的洽谈有了实质性收获:有市场营销公司表示愿意代理其产品,也有企业表示希望由思的公司为其“量身定做”软件。
四川正成为中欧合作中心
“欧洽会正在成为四川和成都的重要品牌展会。”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傅学坤表示。
今年是欧洽会第三次在成都举办,而与此前欧洽会相比,又以今年规格为最高。欧洽会吸引了大量欧盟企业家、官员、机构聚集成都。“这里具备人才优势,是中欧合作的一个中心。”欧盟委员会驻华使团副大使浦马克看好四川。
数字显示,欧盟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2008年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往来突破2000亿欧元。
而四川与欧盟的合作也正迈进新的阶段——成都新增15个欧盟伙伴,目前合作伙伴已达45家,四川、成都与欧盟相互间的科技交流、技术转移、经贸和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进入会场的展板上“win-win”一词,正是这种多赢局面的写照。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