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进入实质性总结验收阶段,有些地方只在乎按专项检查的内容要求和步骤来完成工作任务,总结验收停留于照本宣科,做表面文章,却不注重专项检查的实际效果。使精心组织、统一部署、声势浩大的专项检查最终流于形式,事与愿违,实在不可取。
因此,作为各地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利用好这次大好的时机,找准总结验收的着力点--专项检查工作的实效,将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政府采购制度的正确有效执行,需从五方面加强总结验收:
完善各项采购制度
针对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依据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专项检查的要求,督促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社会采购代理机构完善内部采购管理与执行制度,健全操作程序,完善运行机制,从而依制度办事,用制度管理采购活动。
规范采购活动运行
从现在开始,敦促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采购代理机构改变错误观念,纠正不当的采购行为。从采购预算的编制、执行,采购方式选择,采购信息发布、履约与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按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进行采购活动,规范操作采购程序。确保采购活动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实现物美价廉、物有所值的价值目标,节约采购成本,维护好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有效防治不良采购行为和腐败行为。
严肃处罚不法采购行为
对重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将处理事与处理人结合起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用,及时有效严肃处罚。强化问责机制,并将处罚结果予以公开曝光,不给不法采购行为可乘之机,根除不法行为滋生的土壤,增强政府采购的震慑力。
突出重点落实整改措施
结合自查自纠阶段和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成被查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抓住重点,及时整改,并书面上报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并接受验收。对整改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视情节予以通报,并督促其重新整改,定期验收。同时,对被检查单位的违规行为查处一个,整改一个,强化其依法采购意识,以实际行动整改提高到位,正确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取得实效。
彰显专项检查的实效
加强对各被查单位的回访工作,对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督各被查单位依法执行采购程序,实施采购项目,完成采购任务。同时强化验收措施,观察整改后的采购制度执行效果,通过专项检查实现依法采购,确保采购行为规范,从而达到专项检查的预期目的和实效。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