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采购中心4人暗箱操作受党纪处分,其中1人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再联想到之前令业界蒙羞的“广州窝案”、原苏州财政局采购处某副处长收受现金“成全”供应商的案例,可以说每一起采购腐败案件的出现都是对政府采购事业的一次伤害,甚至使一些地方的政府采购工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阻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断送了涉案人的美好前程和家庭幸福,让组织寒心,令家人痛心。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必须高举反腐败的旗帜,一手抓采购业务工作,一手抓廉政建设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加强制度建设 制止商业贿赂
建立供应商“廉政准入”制度
立足于源头防腐,建立供应商“廉政准入”制度。一方面在招标文件、竞争性谈判文件、询价文件等采购文件中列明廉政准入的各项规定,以“政府采购市场廉政准入告知书”形式明示所有参与采购活动的供应商,规定供应商在采购活动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参加采购活动的人员行贿,如有违规将被列入不良记录名单,在三年内不得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处理情况在有关媒体上公布;另一方面要求供应商在参加投标、竞价过程中必须首先作出“廉政承诺”,作为投标文件的必备要件之一同步递交,未作承诺或承诺不符合要求的,其投标文件无效。开标前,招标采购单位应到当地检察反贪机构调查全部潜在投标供应商是否有行贿记录,对有行贿记录且在处理、处罚期间的供应商实行“禁入”。
招标采购活动现场全程监督制
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现场监督机制,现场监督人员可由招标采购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同级政府采购监督部门、监察机关等部门的同志及社会公众代表组成,形成现场监督的合力。在强化对开标环节监督的同时,应集中力量对评标和定标环节进行有力地现场监督。
参与现场监督的人员要实行回避制度,任何与投标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人员都不得充当现场监督员,监督人员要模范执行回避制度,不得乱打招呼误导评审专家作出有违公正的结论,维护好、实现好公开公正公平的采购秩序。
评标中建立专家随机抽取制
一般采购项目应采取随机性方式抽取评审专家,特殊项目采取选择性方式确定。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总的一条原则是“宜迟不宜早”。实践证明,专家确定的时间距开标的时间间隔越长,就越容易走漏风声,投机者就越有机可趁,而时间间隔越短,泄密的可能性就越小,投机者就越难钻营。法律规定的开标前半天尚显过长,容易泄密。一般采购项目,可在接收供应商投标文件的同时,在监督人员和公证员监督下,进行现场随机抽取或选择。
加强监督检查 强化反腐功能
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引向深入
治理商业贿赂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不能当作一项临时性突发任务来完成。尽管国家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统一行动”已结束,但不少地方仍然是“机构不撤、人员不散”,说明治理商业贿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关键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并认真贯彻执行。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法纪教育,防范政府采购领域可能出现的职务违纪和职务犯罪,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向采购机构派驻纪检监察和检察人员。
从严查办违法违规案件
强化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单位和人员的纪律监督,司法机关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法律监督,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行政监督。严格对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进行考核,该整顿的要整顿,该停业的要停业,该摘牌的要摘牌。开展对采购人政府采购情况的经常性检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注重采购从业人员素质培养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廉洁自律很重要,也很关键,拒腐防变必须从小节小事做起,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采购工作者要学会“算账”,算自由账、财富账、名誉账、家庭账,时刻自重、自警、自醒,不贪图便宜,不能被商业贿赂击倒,以免追悔莫及。采购从业人员须以实际行动塑造和展示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对事业、对工作、对领导、对家人也对自己负责。
提升政治和业务素质
过硬的政治素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宗旨意识要强,要把国家利益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最高利益,不能为图谋本机构的私利而损害国家利益;二是政策观念要强,积极宣传、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好优先购买国货、节能绿色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工具,推动经济社会和政府采购事业共同发展和全面进步。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无条件执行优先购买国货政策。过硬的业务素质不仅表现在对具体的招标采购实务的熟谙,而且要做到在规则面前不妥协,原则问题没商量,以对采购人、供应商、国家和集体利益极端负责的精神,以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阳光操作,推进依法采购,杜绝暗箱操作。
把好采购机构选人用人关
采购机构进入要通过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特别是选拔机构负责人要力争百里挑一,防止找关系、“走后门”的人混进采购机构。一个政治合格、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负责人,对采购机构自身乃至一个地区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要重视对应试者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考察。对采购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动态考核,实行内部定期轮岗,针对采购机构负责人实行任期制、任中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和述职述廉制。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