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向纵深发展,采购规模逐年大幅增长,采购方式及流程日趋完善,成绩有目共睹。
与此同时,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质疑投诉事件也日趋增多。质疑投诉增多,表明随着各项普法活动的深入开展,供应商的维权意识有了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较为合理的质疑投诉处理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所以供应商愿意积极操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妥善处理质疑投诉,不仅关系到供应商和采购人的直接利益,还影响到政府采购工作的效率,关系到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形象。在不断上升的质疑投诉面前,监管部门应该积极应对,依法作为,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其实,在政府采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质疑投诉事件是可以通过完善操作过程避免的。如果注重操作的细节,在操作具体项目之前或之中就对可能存在的质疑投诉进行“演练”,提早发现早已存在的错误或瑕疵的话,会有效减少真正操作时的质疑投诉。本着这样的想法,日前,某财政厅工作人员提议建立“质疑模拟处理机制”,对将要操作的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大胆假设,对可能存在的质疑作处理的全过程模拟,在模拟中发现问题,在质疑中寻找解决办法,在解决中完善操作,从而有效规范政府采购操作行为,为解决问题赢得了先机。
与以上想法异曲同工,某地为了让落标供应商输得服气,减少无谓的质疑投诉,在操作过程接受严格监督的情况下,建立了“补课”制度。据介绍,通过对落标供应商的“补课”,透明化评标全过程,让其知道落标原因,给予一定的改善指导意见,为落标供应商解开心中存有的疑虑和疙瘩,有效地避免了可能产生的不必要投诉。而且,给供应商“补课”的同时连带给他们补充了政府采购的相关专业知识,减少了供应商因为不懂而产生的无效投诉的发生。
以上意见及做法,一个从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机构的行为入手,一个从透明操作过程、为供应商补充知识上入手,二者殊途同归,共同致力于弱化矛盾,减少质疑投诉。
其实,类似这些积极主动处理好质疑投诉的思路和方法还有很多,只要监管部门在工作中处处留心,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可以不断发现新的有效的质疑投诉处理办法,为处理好质疑投诉、建立起质疑投诉的长效机制做出贡献。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