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的小车定点维修工作一直存在着一些困难,在诸多的问题中,主要体现为一下四个难点:
一是小车维修配件价格核定难。行政事业单位小车配置标准不一,车型多,给小车配件价格的核定带来了难度。即使是主流车型,以桑塔纳为例,一款车就有几千个零配件,逐一定价本来就不现实。同时,各种配件的价格经常变化,浮动不定,常常是刚刚摸清了价格,市场行情又发生了变化,配件价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波动。这些因素给定点维修价格审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通常的做法是,采购办在年初制定一个最高限价,各单位又认为这样的价格要比平常波动的价格高,限价不科学。
二是小车维修质量鉴定难。一方面,小车维修配件质量良莠不齐,品质不一,各种水货产品充斥市场,给维修配件的质量鉴定工作增加了难度,难免会有水货产品涌入定点厂,这样的配件用于单位的车辆,质量无疑是得不到保证的。发生类似的投诉,采购办的工作人员(包括驻厂专管员)很难鉴定到底是不是配件质量的原因;另一方面,受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定点厂的维修质量有时也难以得到保证,加之一些地方专家库还没有建立,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质量投诉,很难予以鉴定。
三是供应商准入把关难。设备简陋、技术粗糙、不具备专业维修资质的维修厂与定点厂明里暗里抢生意、拉客户,是基层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费轻税少,这些“路边店”常常采取低价竞争、以劣充优的手段招揽生意,在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政府采购市场。而采购办既不是维修业的行业主管,又不是政府执法机关,既不能对他们予以取缔,又不能对他们进行处罚。
四是定点维修资金结算难。用车单位拖欠维修费,资金难以按时结算,定点维修厂家反映和投诉意见较多。有的单位结账不及时,有的单位拖欠严重,甚至一拖就是几年。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政府采购的形象,客观上也对加强和改进小车定点维修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提高基层定点维修效率时,要针对以上困难做出更好的策略。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田海燕 陈木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