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政府采购法》规定了政府采购的应当遵循的原则、程序、流程,作为政府采购当事人进行政府采购的行为规范。但法律的规定毕竟与实践相距甚远,法律并不能告诉操作者、监管者在具体的操作、监管环节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鉴于此,笔者将多年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采购中心的招标采购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采购中心的招标采购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采购工作实践,从采购中心队伍状况出发,笔者对提高采购业务人员的招标工作水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讲政治 讲原则 讲程序 讲效率
讲政治 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政治方向。突出政治,讲究大局,始终把为谁采购、为谁节支、为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作为招标采购工作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保证政府采购始终不偏离服务国家利益大局的政治轨道。
讲原则 实践“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从宏观角度看,讲原则就是要求政府采购的规章、程序、方式都要公开透明,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搭建公平合理的采购与竞争平台;从微观角度看,讲原则就是要求招标采购的每个环节、每道程序,都不能掺杂个人主观偏见,更不能有违规、违纪的不廉言行。
讲程序 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程序和各项工作流程。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进,有序运行,不越位、不缺位,更不能错位,环环相扣,向前推进。应该说,每个采购项目从年初编制预算,到验收使用,时间链条虽然很长,但都必须遵循有序的规则,其所表现的“轨迹”应非常有规律、非常规范。
讲效率 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采购中心要树立为用户、为供应商服务的思想,明确从接手计划到沟通计划、制作招标文件、安排招标日程及办理资金结算、整理归档资料等一系列的责任时限,确保每个采购计划在每个环节运转顺畅、快捷无阻。
提高驾驭政府采购的能力
科学编写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评标、招标和合同签订、履约的重要依据,是关系采购活动优劣、采购质量高低的基础性文件,因此招标文件一定要编制好。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又要考虑采购人的实际需求;既要维护委托人的合法利益,又要充分考虑供应商的合法利益。
规范化组织招标 用规范主持用语招标。分清公开招标项目、疑难采购项目与小项目、比较熟悉的采购项目间的不同,形成一套规范用语的统一“蓝本”。主持招标采购活动,应严格按照规范的招标工作程序组织实施。在招标现场,主持人、专家、用户代表的座次排列;专家评委、采购人代表及评标主持人的介绍;评标纪律、评标办法和评标要求、中标结果的宣布等都要严格遵循程序。通过这些程序来保障招标工作的规范、严肃。
严格审签合同 在履约过程中出现合同上的纠纷,不仅会影响整个招标活动的质量,也会使政府采购的诚信度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严格把好合同条款的审核、审签关。依据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重点审查标的名称、技术规范、数量、单价、合同总金额、相关服务承诺等项,确保政府采购合同的签订质量,避免发生合同纠纷问题。
准确办理结算 资金结算是政府采购的重要工作环节。结算单据出据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的效率与安全,影响政府采购信誉。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有关问题的规定》精神,认真办理结算,减少单据差错,提高结算质量。
全程整理档案 政府采购档案是全面反映政府采购操作过程的原始记录,是采购行为规范性与合法性的证据材料,是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审计机关、纪检监察机关了解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范程序组织实施采购,是否有违规操作等事后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完整、详细地保存采购过程中的每一项记录,避免在事后的监督检查中因记载不清而无法说明原因。
采购人员练好内功
沟通能力要增强 在采购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多个层面的沟通和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高质量、高效率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化解各方矛盾,保障采购工作顺畅进行。要充分认识沟通协调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沟通协调方式妥善解决在评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语言表达要有逻辑 在主持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或其他方式的招标过程中,要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准确、得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从哪里切入,以什么话为结束语等,要有逻辑顺序,以便于采购人和供应商理解。
写作能力要提高 作为政府采购人员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公文写作能力。起草招标文件的补充说明,针对特殊采购项目制定招标实施方案,对领导关注的采购项目执行情况拟写专题汇报,针对质疑项目起草答复函、案例分析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 随着《政府采购法》的深入实施,在招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也越来越多。采购人为使“意向”供应商中标,使用的不法手段越来越“高明”,甚至在技术条款、送货期限、服务条款上大做文章。稍有不慎,就会被采购人和供应商“诓进去”,给工作带来被动。因此,在招标采购活动中,我们的采购工作人员一定要增强保护意识,规范程序,严谨操作。
应变能力要提升 增强应变能力,不是狡辩,而是对特定环境下特殊情况的一种应对和适应。比如,在主持招标过程中,如何巧妙利用专家的权威意见去否定采购人的无理要求,怎样做到让采购人不敢违反法定的操作程序,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合法的中标结果,这就需要增强特殊情况下随机应变的能力,以“规范的采购程序”的不变应“采购过程中”的万变,确保政府采购工作的顺畅开展。
驾驭能力要增强 驾驭能力即指能够控制招标局面,不能受采购用户或供应商的左右。提高驾驭能力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某一领域的市场行情、某一行业的具体规定、某一专业的发展前沿、某一政策的掌握程度等都需要熟悉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信心,保障政府采购的顺利开展。(作者系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