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发挥政府采购节约节支的巨大功能作用,并在采购运作过程中彰显公平正义,推进无差别化竞争、集约化操作和规模化采购应是趋势所在。
一、无差别化竞争
无差别化竞争所产生的巨大资金节约空间是指定品牌采购所无法实现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传统上指定品牌竞争不可避免地带有价格保护和货源控制色彩,采购价格居高不下,串标围标陪标屡见不鲜。
品牌竞争则让包括厂商在内的供应商都绷紧了神经,品牌竞争不仅是政府采购法律的要求,也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律,既有利于促进自由竞争,公平竞争,也更有利于采购人节约资金,质优价廉不再是可望不可及。
一方面让采购人得实惠,品牌竞争必须首先确保采购人利益不受损,采购需求必须明确。产品的配置、规格、性能必须准确地在招标文件中表述,定性清楚,采购人要严格执行而不突破采购预算,带头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表率,所采购的商品既要保证工作需要,又要节约资金,防止追逐高档品牌产品。多品牌招标,在招标前期要科学选牌,让尽可能多的品牌能够参与竞争;不定品牌招标,应确定产品的配置、性能和参照物,防止泥沙俱下。评标标准要细化。重视价格,同时兼顾财务状况、技术保障、成功案例等综合资质的评审,不能光打价格战,在评标方法的选择上建议多采用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确需采用最低评标价法,也要注意对其他资质特别是技术指标和服务能力的评审。对不同品牌之间的性价差异可通过设置“品牌性价认可度”这一评标要素进行调节,“品牌性价认可度”主要考察市场占用率、社会信誉度等,也可以搞产品性能现场演示进行鉴别。另一方面让供应商享公平,品牌竞争还必须同时确保实现公平竞争,唯有供应商之间的公平竞争,品牌竞争的成果才会抢人眼球,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参与到政府采购活动中来,信赖政府采购,乐意为采购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对投标供应商特殊资格条件不人为设限,不搞地域歧视和差别待遇。特殊资格条件设定应是招标采购项目必需的、合理的,不随意拨高或有所指定。采购项目的配置力求通用化,是市场上的“大路货”,而非少数几家甚至仅有一家生产的特殊商品。从根本上杜绝货源控制现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竞争。
二、集约化操作
首先对招标操作成本进行控制,减少废标发生概率,在设置废标和无效投标情形时尽量以法定情形为准,减少人为约定情形,招标文件对重要事项尤其是废标和无效投标情形应以黑体标示,对潜在投标供应商以“友情提醒”,为新手型供应商提供业务辅导和咨询,出现废标情形和无效投标情形时,应过细慎重。对同类或类似项目合并分包招标,对采购项目实行纵向合并,对不同的采购项目,如产品的类别、性质、功能等基本相同或相近,应尽量进行合并,放在一起完成,如微型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可合并为“办公自动化类产品”进行采购,这样可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集团采购的工作效率。
其次,对实际采购成本进行控制,鼓励低价中标,合理使用三种评审方法,重视最低评标价法和性价比法的使用。在决定使用何种评标方法时,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特点选择采用最贴切、最有利规范操作的评标方法,提高评标方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生搬硬套。对于标准定制商品及通用服务项目,坚持使用最低评标价法,在最低评标价法的使用中,做到以价格为主要因素确定中标供应商。
再次对采购后续成本进行控制,对技术复杂的大型特殊项目可委托收费低廉的国家认可的质检机构验收。对于技术复杂的设备,采购人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采购人的具体使用人员要掌握操作要领,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保养爱护,减少维修费用。对确因产品质量问题及因供应商安装问题(排除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物损坏事故的赔偿,在招标文件中说明由中标供应商承担。
三、规模化采购
在采购模式上以集中采购为主。通过集中采购凸显资金的节约率,让政府采购的工作成果惠及更多的基层采购单位。细化采购目录的制定。尽可能多地将一些采购项目纳入集中采购范围,从而有助于发挥规模采购的效应。
采购方式以公开招标为主。坚持公开招标为主,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为辅,询价采购为次,慎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采购计划安排趋于集中。根据季节性变化或工作需要将一些通用性的采购项目如计算机、空调等安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进行采购,这样可以将日常零星的采购项目汇集成金额较大的采购项目,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实现其零散采购所无法实现的规模效应。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实施合并采购。对不同的采购项目,如产品的类别、性质、功能等基本相同或相近,尽量进行合并,放在一起完成,如微型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可合并为“办公自动化类产品”进行采购,这样可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集团采购的工作效率。对零星的货物类项目及服务类项目推行协议供货或定点采购。
来源:硅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