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政策功能,是我们的一项责任。但要真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担子不应该只是政府采购的。”近日,某地一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抱怨”。
这名工作人员的抱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任何一项国家政策的落实,都是一个协作的、立体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责。节能、环保、扶持中小企业和不发达地区等,政府采购无疑是关键一环,但不是唯一一环。
从横向来看,要在政府采购中落实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需要各方当事人的配合,不但监管部门和集采机构要在政策和具体操作方面支持,采购人和评标专家也应该有相关的意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据报道,我国节能灯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产量也居世界第一。节能灯的寿命为白炽灯的8至10倍,与同样亮度的白炽灯相比,可以节电80%。据专家计算,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12亿只节能灯,其节电效果相当于新建一个三峡工程。这一高效照明产品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但国内消费者反应冷淡。“如果采购人不配合,即使政府采购相关职能部门满腹热情,又能怎么样呢?”一名政府采购集采机构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
从纵向来看,要在政府采购中落实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还需要各职能部门的配合,首先,需要加强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地宣传,营造出发展循环经济、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其次,环保部门和科技部门等职能部门应出台具体的“绿色环保”、“自主创新”目录,使政府采购过程中有“录”可依;另外,国家还应该建立起扶持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相应机制,提高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应出台专门政策,促使更多企业切实能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而不只是把国家的优惠政策当成“护身符”,拿到之后就不思进取……
对于“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两项利国利民的政策,“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不能只是一句推托之词。舆论宣传支持、采购部门主动、相关部门提供分值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创新应该是一个立体的体系,落实政策功能的重担需要大家一同挑。没有其他相关专业部门的支持,政府采购的政策就落不到实处,政策功能只能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