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近日表示,财政将改进和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方式,研究提出针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通过在政府采购中确定一定的比例,以招标方式保证中小企业获得政府订单。
这消息让很多中小企业为之兴奋。从《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导向上来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本来就是政府采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过,如何更好地让中小企业参与进来?如何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政府采购从业者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
有专家介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一半以上。但是,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经常面临各种门槛的限制,比如公司实力评估、生产能力、信誉、技术能力和设备、技术人员水平、保证金缴纳等。这些评分因素主要侧重于政府采购的第一目标,即经济效益。用这些因素作为标准,中小企业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连参与的资格也得不到。
如今,政府采购开始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这自然是一个好的开始。个人认为,除了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比例外,还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帮助他们参加竞争,赢得竞争。首先,要提高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认识,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可以用可操作的实施办法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机会,开放更多的市场,将扶持本国中小企业作为完善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制定更加积极务实的政策法律体系,向那些无力承接政府采购项目的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资助,发放信贷资金,提高他们参与竞标的意识;再次,加强公开信息的规范化建设;另外,相对合理地降低招标准入门槛,让中小企业能够更广泛地参与竞争。
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恰好可以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参与竞争的机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他们学会竞争的本领和技巧,这样在以后的政府采购中,中小企业或许就不必依赖于确定的比例了,他们就可以通过公平、激烈的竞争来争取份额。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