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消防总队欲自行采购50辆消防车。由于采购任务特殊且标的额较大,消防总队上上下下都十分重视。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招标文件编写完毕,招标公告在媒体上发布。
没考虑候补
由谁来担任项目负责人呢?消防总队为此进行了严格筛选,经多方考虑,最后,装备采购处的老李和小赵被委以重任。老李从事消防装备采购工作已多年,对产品信息的掌握可谓十分到位,但是对于新兴的政府采购相关程序和规定却不甚了解。小赵刚刚大学毕业,虽然没有实际采购经验,但是对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却有较深的功底。可在老李眼里,小赵还俨然是个孩子,因此他对小赵提出的建议也有些不以为然。比如,在抽取评标专家时,小赵建议多抽取两名专家备用,老李却觉得多此一举。“抽了,通知人家了,却又不让人家来,专家能高兴吗?!”老李说。
转眼就到了开标的日子。由于本次采购标的额超过了300万元,消防总队共抽取了5名评标专家。开标当日,5名专家皆准时到达现场。
意外发生
评标开始了。就在工作人员陆续向评标专家发放投标文件时,意外发生了:一名专家突然倒地不起。大家立即围了上来,在进行简单急救的同时拨通了医院的急救电话。很快,晕倒的专家被送上了救护车,可无论是评标室内的评标专家,还是等候在评标室外的供应商,抑或守在办公室等待评标结果的消防总队领导都有些不知所措,大家的疑问只有一个——少了一个评标专家,这标还能继续评吗?
众多疑问、期待的目光都落在了项目负责人老李身上。他一时间也有些乱了方向——继续评标?评委突然少了一个,成偶数了,按照目前的状况,标肯定是评不下去了;中止评标?那就意味着重新采购。采购计划早已拟定,现在中止恐怕赶不上使用时间,再说投标人来自全国各地,供应商也会遭受很大损失。老李真的疑惑了,他从未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如此之重。
小赵“救急”
此时,小赵趴在老李的耳边嘀咕了几句,只见老李的眼睛顿时一亮。原来,在抽取评标专家时,小赵不顾老李的反对,“自作主张”多抽取了两名评委。小赵建议,是否可以请示监管部门即时补充专家以便继续评标。
请示很快有了结果。监管部门考虑到此次采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顺利采购、节约采购成本为前提,同意即时补充专家。随后,小赵与两名候选专家分别联系,其中一名专家表示可在半小时内赶到评标现场。就这样,在短暂的等待之后,评标又恢复了。
几个小时之后,评标结果出炉:50辆消防车共2个包均“名花有主”,采购至此也顺利完成了。消防总队领导和供应商都对评标组织者的意外情况应急能力表示赞赏,而老李只是感激地握住了小赵的双手。小赵有些不好意思地请求老李原谅他的“自作主张”,他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每次抽取所需评审专家时,应当根据情况多抽取两名以上候补评选专家……’我考虑到按照法律的规定做一定没错,所以就在没征得您同意的情况下多抽取了两名专家。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听到这里,老李惭愧地说:“你做得对。以后,消防装备采购都将走政府采购程序。因此,我还得多多向你学习,多多地钻研政府采购知识才对啊。”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