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自企业界的代表纷纷就此发表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感触最深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他认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新是最强大的原动力。国有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谭旭光代表说这话是有底气的。
潍柴近几年在追求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赢得了突破。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利税27亿元,利润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67.3%和86.3%。今年头两个月,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0.9%、255.9%、344.3%。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潍柴靠科技突破能耗瓶颈。去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09吨标煤,较上年降幅达到40%,节能4万余吨标煤、节约费用7300余万元。进入2007年,万元产值能耗继续大幅度下降,降到0.06吨标煤。
这就是创新的硕果。谭旭光代表认为,国家鼓励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已经形成。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谭旭光代表认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要把企业目标和国家战略结合起来。近年来,潍柴紧紧围绕节能这个大目标加大创新力度。他们推出的最新款WD12发动机,在低速区油耗降低10%—15%,百公里油耗20.91升,比国外同类机型低9升。潍柴在我国第一个将世界先进的发动机排气制动技术应用到重型汽车上,使刹车制动力提高70%。
“自主创新不能封闭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整合全球资源,凝聚创新合力。”谭旭光代表表示。为提高研发能力,潍柴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发机构的合作,今年潍柴在美国的研发中心也即将挂牌。
近年来潍柴科研经费投入始终保持在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1999年以来已累计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0亿元。他们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达300多个,获得专利上百项。
利用全球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市场,增强创新实力,是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2006年5月,潍柴动力产品研发共同体宣告成立,行业内32家零部件供应商加盟;2005年,潍柴实施了以“吸收、合并、换股”为主要内容的股改和整合方案,使潍柴动力具备了面向市场提供动力总成新产品的条件,在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车桥系统及其他零部件系统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规模优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