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黄山市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公平竞争环境建设,以制度创新与数字赋能为“双引擎”,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完善、深度的数字化应用和严格的市场监管,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开辟了以公平、高效、透明为核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新气象”,为市场主体营造出更优的发展环境。
制度筑基,筑牢公平竞争防线。一是建章立制强引领。 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完善招标投标制度体系与“管办联动”机制。印发实施10项工作制度,积极修订新版《房建市政施工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及《评标办法适用导则》,并公开征求意见,为规范交易提供坚实支撑。二是公平审查全覆盖。 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审查工作指南》,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全市228个工程项目招标人均完成自我审查;强化“联合会审”与“抽查审查”机制,开展联审6次、检查项目142个,常态化核验市本级项目招标文件和答疑澄清140份,有效纠正妨碍公平竞争问题,保障各类企业平等参与。
数字赋能,提升评标质效与公正。深入贯彻省级规范,通过组织保障、设施升级、建章立制,高质量推进“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双盲”远程评标全面覆盖。全市配备35个专用工位,并配套隔夜评标休息室,上半年完成“双盲”项目521场(主场102场/副场419场),有效破解“熟面孔”、“人情分”,促进专家资源共享,提升评审效率与公正性。
重拳出击,净化市场交易生态。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的通知》,强化电子监测预警与评标核查,常态化、机制化治理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二是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年内立案查处两起虚假中标案件,有力震慑违法行为,维护市场健康秩序。三是专家队伍严管提质。强化专家行为规范管理,加大惩处力度,给与12名违法违规专家考评扣分,形成强大震慑,持续净化评标环境。
来源: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