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来宾市财政局在强化监管、落实政策、优化服务上持续发力,推动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优化升级。1—9月,全市共完成政府采购预算约12.97亿元,实际完成采购金额12.44亿元,节约资金约0.53亿元,节约率4.09%。日前,由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联合主办的“2024—2025年度中国政府采购监管专业度评价”结果揭晓,来宾市财政局荣获“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先进单位”“政府采购先进监管单位”称号。
一、在强化监管上聚力,打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保公平。加强专家抽取管理力度,不得设置特定条件抽取专家,不得无故回避专家,1—9月,共完成86个项目的现场抽取,从源头保障公平公正。二是推行“一分三统”强规范。建立“分散独立卡位式评标+统一开标、统一专家抽取、统一评标”模式,同步常态化推行远程异地评标,1—9月,共有706个项目实行“一分三统”开评标,89个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方式进行评审。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筑防线。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整治,不断提升政府采购监管能力和水平,目前已完成13家代理机构54个项目的书面审查与现场检查。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净队伍。对市本级部分评审专家及代理机构负责人进行“集中+个别”谈话提醒,联合市纪委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专家实行联合惩戒,持续规范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二、在落实政策上给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一是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贯彻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强制采购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扩大政策红利,其中400万元以上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中小企业提供的,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采购份额。1—9月,全市政府采购预算12.02亿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达10.54亿元,占比87.68%,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持续推动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压紧压实预算单位采购管理,要求全市各级预算单位通过“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确保预算单位食堂或工会预留份额不低于采购总额的20%。2025年全市预留份额共514.41万元,1—9月成交额595.60万元,提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持续帮助脱贫地区中小企业增加收入。三是建立健全惠企机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推广政采贷,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1—9月,全市共有4个政府采购成交供应商获得政采贷融资支持,共计589.85万元,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输血造氧”,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三、在优化服务上加力,不断提升政府采购效能
一是不断优化采购流程。自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上线以来,通过不断增加、优化功能,目前已实现从采购计划备案到合同在线签订全流程电子化。1—9月,全市采购计划9332条,线上备案9322条、政府采购项目778个,线上开评标778个,有效降低了采购当事人的采购成本。二是优化资金支付流程。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改造工作,加强系统衔接,简化支付流程,减少人工核对环节,实现无纸化操作,对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采购项目,采购人均能在收到发票后30日内拨付资金,大大缩短了支付时限。三是提升服务满意度。在采购计划申请、采购文件审核上加强把关,坚持关口前移,建立事前调节机制,提前介入政府采购质疑处理工作,提升答复质量,积极协调解决问题。
下一步,来宾市财政局将在加强监管、落实政策、优化服务等方面再发力、再提升,努力打造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为来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财政力量。(自治区财政厅办公室)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