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管理和项目评价考察采购需求标准
https://scbid.com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21日
“物有所值”所要求的向专业化采购转变,主要是指在操作层面上从重程序的合规性采购向重需求的专业化采购转变。笔者认为,需求标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规性,经济性及与产业的适应性,对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是对需求管理的三个递进性要求。从采购程序看,这三个递进性要求可放置在政府采购“首”“尾”两个环节,即需求管理和项目评价中进行考察。
所谓“物有所值”,应该是投入适当的资金、按照预期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定功能需求。实践中,尤其要注意这些关键因素:采购、配置标准的制定和选取,评定标准、服务需求,同类需求的归集。要达到“物有所值”,配置标准和评定标准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除统一制定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外,还应建立一定的数据模型,对不同行业和部门历史采购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形成可供确认需求标准的依据。由此不难看出,需求管理和项目评价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
政府采购项目评价,应涵盖对采购人、评标专家、采购代理机构、投标企业、投标文件制作、标的物分析等采购全流程的评价,并重点分析项目实施结果和实施效益。例如,可分析评委的打分情况,从而对评标委员会成员是否公平履职、是否具备相关技术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并与专家管理相关联;也可分析企业投标情况,为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中标率提供建议,并与企业管理相关联。
为客观、真实、准确地开展实施效果评价,必须加强项目验收管理。而对电子数据的保存则涉及档案管理,这是政府采购项目评价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目前探索较少,且缺乏相应的标准。在笔者看来,电子档案的归档整理应满足以下几点:唯一性(一一对应不重复不交叉)、不可篡改(所有操作均带有时间戳、相关成果文件无法修改)、便于追溯(载体多样、存储格式采用通用标准格式不依赖于原系统)、安全保存(定期备份,确保不因长期保存造成存储介质失效或存储的文件格式无法打开)。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采购需求提出采购标准,并在项目评价阶段加以验证、完善,为需求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采购需求管理链条,不断优化,这正是采购需求全过程管理的精髓所在。(作者: 马永超 单位:山东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