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集中采购机构属于操作机构,扩大规模,主要还是看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范围,要靠相关部门给其“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但山东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姜洪铎却提出,集中采购机构不能总是被动“接受”,也需要“走出去”,寻找新的血液,将外界输血和自己造血两种功能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扩大规模。
紧追专项资金
国家每年下拨的专项资金很多,如农业、教育等方面,但有不少金额巨大的项目没有进行集中采购,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张华说,内蒙只有1/3的专项资金实行了政府采购,其他都在游离状态,造成了资金损失、浪费严重的现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专项资金交给集中采购机构集中采购有很多好处:能保证资金真正落实、实现规模效益、采购更规范等,而如果集中采购机构能把符合集中采购条件的专项资金都抓住,规模会有大幅增长。据悉,山东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今年上半年的采购规模将超过15亿元,和去年全年的采购规模差不多,而其中专项良种补贴项目就有近7亿元。
江苏省的政府采购规模始终排在全国前几名。这与集中采购机构的主观能动性是分不开的,很多大项目都是集中采购机构日常主动到采购单位联系、沟通取得的。据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去年采购中心的采购规模达到19.5亿元,连续7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主动跟踪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项目。去年该中心接受“三农”项目的委托预算金额就超过了11亿元。但据采购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仅该省省级财政去年对“三农”的实际投入已达到180亿元。因此,以后还要争取更多的“三农”方面的采购,同时结合采购中心工作,积极拓展采购规模上升的新空间。
开辟新领域
从政府采购的实践来看,工程、货物采购是大头,服务类采购所占比例不大,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亟需开辟新的领域。
对咨询类服务实行政府采购的案例很少,湖南省湘潭市就对血站咨询服务质量管理进行了询价采购(质量管理是血站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需要确定靠得住的质量体系认证咨询单位)。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这两年规模增长得也很快,2005年的采购规模7.6亿左右,去年已经增长到了10亿。该中心副主任管立新介绍说:“主要是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例如,小农水、农机具等项目的采购;宾馆、中介、监理、银行、卫生医疗、专项资金的采购等。今后工程、棉种补贴、农用育苗等支农项目是中心扩大规模的方向。”新领域的开辟,扩大了采购中心的规模,从而也扩大了集中采购机构的影响。管立新介绍,随着采购中心美誉度、信誉度的提高,一些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或是部门自行采购的项目都交给了采购中心,比如公安部身份证的制作、温室大棚的采购等。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也就视频会议系统、帐薄装订机、GPS等,进行了探索性招标,实行了协议供货或者定点采购。
河南、吉林、上海等省(市)在工程实行政府采购方面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制定了工程采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明显增多。
加强和采购人的沟通
在业内专家看来,采购人是项目的委托方,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对扩大规模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让采购人了解政府采购,让其明白哪些项目应该交给集中采购机构,最好让每个采购单位明确几个固定负责政府采购的“接头人”,这样更有针对性。据了解,浙江、江苏、湖南等地都举办过采购人的政府采购培训,为以后进一步沟通做了铺垫。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也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培训工作,中央53个部委800多个单位的1700余人参加了培训,就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组织实施方式、采购流程等进行了系统性讲解;针对国家政策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的采购项目,对部分采购单位进行了专项业务培训;举办了汽车保险定点采购知识培训班,共有12个部委32个单位的100多人参加了培训。
其次,平常多联系,了解今年采购单位会有哪些项目,哪些属于政府采购,这样才不至于让其“漏网”。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吴小明表示,很多项目都是集中采购机构通过主动和采购人联系取得的,通过一次招标,让采购人亲身体验到政府采购的效益和规范,以后的项目采购人就会自愿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操作。
修霄云 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