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之争,将在国民党的马英九与民进党的谢长廷之间展开。而困扰谢长廷竞选的一大问题,就是高捷弊案。
高捷弊案,由泰国劳工暴动引发,是指谢长廷在高雄市长任期内发包,采用所谓BOT模式建设的一个项目。
该案最受瞩目的是公办六标案,检方认为它是一个畸型的BOT案,总投资额1800多亿元,官方出资1300多亿元,却让民股成员负责决策与管理,政府插不上手,其中必有弊情,违反了其“政府采购法”;评标小组则强调其属于民间高捷公司“公开办理招标的六个工程标”,不受“政府采购法”规范。谢长廷还亲自出书为己辩解。随着调查的深入进行,黑洞越挖越大,收受贿款、违法发标、高额回扣、洗钱等问题陆续爆出,已有两名评标委员承认收受了巨额贿赂。能否顺利摆脱此案的影响,将直接影响谢长廷的竞选。
该案是否该走“政府采购”程序,此处不论。单从一项工程是否该进行“政府采购”,竟然能影响到地区领导人的选举结果来看,“政府采购”意识在当地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当然,台湾地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较早,“政府采购”概念比较为人们了解和接受。但从此案中,笔者感到可以得出这么几点借鉴:
1、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应该及早树立政府采购意识,了解政府采购法律法规,重视和关心政府采购工作,以切实预防政府采购领域的弊案发生;
2、严格的监督是保证政府采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除了行政监管外,审计监督、纪检监察、新闻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等一个都不能少,让“蛀虫”无处可钻;
3、各级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应该不断加大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目前,人们对政府采购知识所知有限,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甚了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因此,近年来社会舆论屡发对政府采购的误解和批评,损害着政府采购的形象。一旦公众对政府采购有了较多的了解,政府采购工作就可以争取到更好的发展环境。
艾芜 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