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是否写入招标文件
预算是指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预算是事业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采购项目、采购资金来源、数量、型号、单价、采购项目截止(开工、使用)时间等。在《政府采购法》中,是否该将预算作为标底写入招标文件并没有明确规定,各地集中采购机构在具体操作中的做法也各有不同。
习惯做法:不公布预算
在《政府采购法》实行初期,大多数集中采购机构都不在招标文件中公布预算,都实行预算保密。即便是现在,大多数集中采购机构仍然沿袭着“一贯做法”。对此,青岛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主任于全发指出,如果公布预算,大家都知道标底,投标的技术服务等能够相应接近服务标准,价格相差不会悬殊太大,但不利于节约资金。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在操作中,大部分项目也不公布预算,该中心副主任梅昌文对此事的看法和于发全如出一辙。市场预算做得准确还好说,如果做得不准,很可能会造成供应商围标,或者减少有效供应商的数量。
亮明底牌有尝试
虽然招标文件中不公布预算是多数集中采购机构的习惯性做法,但也有越来越多的集中采购机构认为公布预算也有好处,并尝试着在招标文件中亮出底牌。
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冯秋燕在接受采访前正在草拟一份文件,她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在招标文件中公布预算,并把公布预算的做法应用在所有的采购方式中。而福建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办公室对公开招标方式进行的采购已经出台了规定,规定中明确写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的采购项目可以将预算写入招标文件,如果不写,在开标结束后一定要将预算告知所有的供应商。江苏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还将公布预算作为避免由于超预算报价而出现废标的重要措施。
福建省对公开招标实行公布预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执行过程中他们发现,将预算写入招标文件的项目能够保证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在开标后将预算告知供应商的项目,供应商的投诉率明显减少,让供应商一目了然自己输在了什么地方。
做准预算 公布利多
冯秋燕在她的申请报告中,将公布预算的好处描述如下:公布预算可以使供应商平等地获得采购信息,避免供应商不平等获得信息;公布预算可以降低供应商竞争成本,使供应商有选择地投标;公布预算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废标情况的发生。
和冯秋燕的看法相同,海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刘芬也表达了她的观点:“将预算写入招标文件可以避免废标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少做无用功。”同时,刘芬还强调,公布预算是实行最高限价,引起供应商之间的更激烈竞争,并不是说价格越接近就中标,这对节约率并没影响。
采访中,多数专家认为,作为采购中心,公布预算是有一定利处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使招标活动能够完全按照预算执行,有效地减少了超预算废标情况的发生,促进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透明。据介绍,目前很多欧美国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公开、公布采购项目的预算。但专家同时强调,公布预算的前提是要把预算做精、做准。这一方面要求集中采购机构在接受委托后,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同时也要求采购人在提出需求的同时也要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这样做出的预算才是科学、严谨的,这种状况下公布的预算,才会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但专家们同时也指出,政府采购要求节约资金,但也反对恶性竞争,无止境地降低价格。政府采购也应给企业一定的营利空间,要让企业良性发展。
聂蕊 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