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不少电子政务项目往往是自己决策、匆忙上马,造成了很多重复建设和浪费,来自国际有关咨询机构的研究资料说明,仅有20%的电子政务项目是成功的,约有30%是基本成功的,50%甚至更多的项目基本上是失败的,甚至有很多项目从开始实施起,就从来没有发挥作用。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初期,电子政务项目“建而不成,成而不用,用而不多,稍用即弃”等现象比比皆是,形成了信息化项目的效益黑洞,效益低下,也造成那些并不很懂信息化的决策者在这种困境面前犹豫不决、踟躇不前。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电子政务效果不明显呢?原因非常复杂,例如常见的包括内因、外因,技术、体制、管理、标准和环境等等。应该看到,电子政务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应用项目,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实施工程,它实际上牵涉面非常广,主要原因是在原有的系统中嵌入一个全新的创新基因,既而引发对原有系统的改造。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构建,当然造成失败的诱因非常多。但国脉互联认为,从过程来看最核心的因素有两条:
一是事前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
目前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已有所谓的“规划”方案,但这些规划是否经过细致严谨的调查、系统周全的分析、科学审慎的决策,以及是否真正从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两个角度进行评价,是否清晰、准确定义好项目的需求,是否包括技术、应用、管理和运营等完整要素,以及从技术的发展前景、需求的变动趋势等前瞻性考虑,是站在本系统、本项目、本单位的立场,还是从更为全局的、发展的角度呢?。可惜这样周全的分析方案并不多见,而很多项目往往只是关注技术层面的可行性,至于具体在现实中完全可行,却考虑得很少;
二是事后缺乏有效的评估
电子政务关键在应用,应用绩效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存在的问题在哪里?以及如何来改进?这些往往都需要完善有效的评估机制。但目前很多项目往往从技术层面的验收,从技术性能角度验证项目的成败,而从经济和社会层面的评价往往非常少。事实上,一个项目的好坏、效益的高低,价值发挥的程度高低,很大程度并不取决于技术上的成功,而是取决是否符合客观的需求,但这些往往在电子政务项目中少之又少。
要真正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提升电子政务的应用效益,要把网站用好用活,规划和评测是必不可少的。规划就是要从体系性、战略层来保障它的正确性,减少项目的失败率;而评测是从绩效层来进行不断改善,提高了项目的应用绩效。
但如果最初的规划设计不好,评测也只能小打小闹地改善,难以从根本上改进,因此人们常说,好的规划是项目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当初的基础设计有问题,架构不完善,评测也难以进行整体性修复;当然,如果前期规划得非常好,却缺乏后续有效的评测,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为很多问题要通过评测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规划和评测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双引擎,规划保障了大方向,评测保障了目标的精确性。
来源: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 作者:杨冰之 郑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