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梯类招投标项目为突破口,人工智能大模型完成全国首个AI类人评审项目,人工评委全票采纳AI专家打分,原需3.5小时评审工作缩至15分钟,效率跃升14倍。这是合肥率先探索建设的“合肥公共资源交易青天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也是安徽省应用人工智能提升招投标市场服务质效的生动实践。
招标投标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安徽省聚焦破除招标投标领域体制机制性障碍、创新政策举措、推动解决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突出机制发力、AI赋能、信息公开,打出组合拳,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
为了提高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招标等环节的透明度,安徽省在全国首创招标项目、审批项目、施工项目等“三清单”共享核查比对机制,从项目名称、招标时间、中标企业等环节入手,严查通过“规避招标”直接发包给特定企业、影响公平竞争的违法违规情形。今年前5月,累计检查11431个项目,发现“规避招标”问题20个,已全部处理。此外,安徽省还建立“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监督招标人和施工企业,招标人监督施工企业,纪检监察、督查部门监督招标人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闭环机制,从严打击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
AI大模型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应用。今年前5个月,安徽省开展AI类人评审项目84个,其中模型先评、专家复核项目20个,准确率100%;大模型辅助专家评审项目64个,准确率90.63%。强化AI赋能,我省研发招标文件合规质检场景,开发全省统一招标文件合规质检平台,持续提升质检全省适配性、合规精准性,打造招标文件“AI先检、人工复检”的人机协同新模式,推动公平竞争治理变革。
信息公开,是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生态的基础。
安徽省鼓励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提前公示,以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网为枢纽,实现项目审批、交易、信用、监管等各类信息“一网归集、一网尽览”。今年前5月,全省共提前发布5882个项目招标计划,提前公示1714个项目招标文件,累计公开发布各类信息263万条,为潜在投标人提前获知招标信息、充分做好投标准备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评标环节上,安徽省全面推行评标委员会或评审机制成员评分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投标人通过了解自己投标文件的得分情况,清楚知晓自身优势与不足,减少对评标结果的质疑和误解。同时,从机制上防范了评标过程暗箱操作、评标委员会违规打分等情形。
针对招标代理市场,安徽省健全完善招标代理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用数据多维度公开展示代理机构执业能力等信息,供招标人择优选择,促进代理机构市场优胜劣汰。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公开,今年前5月,共计公开4106个项目合同,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及时公开率从2022年83%提升到99%以上,合同公开平均时间缩短到17天左右。(记者 彭园园)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