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资质伪造须终结
https://scbid.com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27日
近日,某机构接到供应商电话,询问是否可以为其颁发设计奖项,并且直言不讳地表示,给费用也可以,条件是快速为其颁发奖项。该供应商负责人在遭到该机构拒绝后,婉转地询问,是否可以发奖项的电子版。该请求也遭到了机构拒绝。
有关专家对此表示,目前参加投标的不少供应商为了能拿下订单,不惜作假伪造资质。造成这种显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资质审查不严格,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采购评分标准中过分强调资质导致市场乱像。
审计报告存伪造
最近,北京某办公家具企业参与项目投标时,事先与采购人形成“默契”,要求采购人代表在招标文件评分项中加入对审计报告的规定,“企业审计报告总产值5亿元以上的,加分,而不及5亿元的不得分或减分。”该评分项遭到了其他投标供应商的质疑,认为这是倾向性条款。采购人代表调查后,该审计报告存在不真实的现象,最后取消了该供应商的投标资格。
记者调查后发现,注册会计师行业同样存在诚信缺乏的现象,某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赚取费用会不顾审计风险、不计后果接单的情形。因此这样做出的审计报告自然不真实。
检测报告伪造
据了解,政府采购项目投标文件中,有2/3的部分各种检测报告,对于供应商而言,检测报告占据了投标的很大一部分。检测报告造假成为供应商投标造假时的主要部分。
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罗炘透露,在他参与评标中,就曾发现某些供应商的提供的该中心的检测报告为伪造。据了解,每一个检测报告上都有编码,而这个编码规则是由他亲自制定的,供应商所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编码是否真实,是否在有效期内,一看便知。但其他评标专家都很难发现。
2013年11月,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办公家具定点采购项目开标前两天,以短信形式通知所有潜在投标人提供所有检测报告的原件。该项目负责人方宁表示,突击检查企业的检测报告原件,目的是避免部分企业弄虚作假。据方宁介绍,往年在办公家具定点采购投标时,出现过伪造检测报告的现象,在投标快截止前两天通知企业递交原件,目的正是减少弄虚作假的可能。
审查机制未形成
招标文件中要求供应商需要提交各种资质,从以往的注册资金、员工社保证明,到各类检测报告,环保认证、工效学认证以及各种奖项等复印件。那么这些资质文件哪些是可谓伪造的,而哪些是无法伪造的?
北京黎明文仪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敏直言不讳地表示:“所有的资质文件都可以伪造。”
从文章开头的案例不难看出,该供应商的投标代表显然是得知无法买到奖项的情况下,提出是否可以发电子版的要求。在PS大行其道的当下,伪造一个奖项对于很多人都不是难事。
据了解,供应商投标时候需要提供各类资质文件,资质文件一般要求电子版或者复印件。评标专家评审企业投标资料的前提为假定投标文件为真实,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某些供应商的投标资质文件作假,谁来查实?目前资质文件真实性的审查机制还未形成。(记者/阎建芳)
来源: 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