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制度目标 加强需求管理
https://scbid.com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04日
政府采购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和一种公共支出方式,必然会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成本和效益。实现政府采购物有所值,就是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本和效益进行综合考量,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政府采购效益最大化。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考量、评价时,既要考虑采购价格和采购质量这些显性的成本和效益,还要考虑隐性的成本和效益。如采购的业务成本、采购物品后续的使用成本以及政府采购所承担的政策性目标。
现阶段,政府采购实现物有所值面临的困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现阶段,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把节约财政资金和预防腐败目标放在突出位置上,过多强调完全市场竞争与采购程序限定,轻视对采购需求与采购质量的管理,导致目前政府采购效率不高、政府采购质量无法保障,也弱化了其他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政府采购法》虽然给予了所有潜在供应商平等参与权,但在制度设计上对保障公平交易、竞争、择优的市场规则缺乏相应的细化规定,导致实践中出现了采购需求制定、采购方式适用、评分方法设定、评审标准方面不明确等问题。三是政府采购法及相关制度对政府采购专业化的要求重视不够,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往往较为注重采购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忽视对采购项目需求特点的研究和采购业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比较注重对政府采购程序的监督管理,忽视对采购结果的评价;强调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评审专家之间的监督制约,但是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之间的权利、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无人对采购结果负责。
我认为政府采购实现物有所值有如下路径:首先是确立制度目标。将实现政府采购物有所值作为改革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确保政府采购制度体系的整体性、统一性、协调性与前瞻性。其次是优化采购程序。针对不同的采购对象设定不同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再其次是加强需求管理。明确采购人的需求责任。开展对政府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需求标准的制定工作,特别是结合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研究制定特殊专用设备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需求标准。最后是注重结果评价。建立政府采购结果评价制度,围绕质量、价格、效率等核心要素,设立科学合理的采购结果评价依据和指标体系。另外,还要提升专业化水平。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培训和指导;采购人应当加强需求研究管理;集中采购机构应当进行专业化发展定位,加强对采购需求和市场情况的研究,改进服务,提高效率;社会代理机构应当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确定重点代理领域,提高专业化水平。(钟贤军)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