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首要做到信息公开
https://scbid.com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4日
政府采购高速发展的同时,采购价高于市场价、甚至产生“天价”采购的情况频现。伴生的暗箱操作、腐败滋生,广受舆论诟病。(4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政府采购高于市场价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腐败浪费,根源可能还是“四风”问题。虽然不能将政府采购价高于市场价的原因与贪污腐败一概而论,但是由此造成的浪费却是不争的事实。
政府采购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至今可能还没有详尽而具体的规定,更没有做到完全公开。由此采购人员购买便可随意,专挑好的买、贵的买,“杀鸡”也要买上一把“宰牛刀”,反正花的也不是自家的钱。商家听说是政府采购也会借机“敲上一竹杠”,赚的盆满钵满,不亦乐乎;看似公开的政府招投标采购,却看的百姓是一头雾水,也不知道采购的东西到底用来做什么,去向哪里,是否超配。
此长彼消,采购方面的支出多了,用于民生建设、公共投入的部分可能就会减少,好钢就没能用到“刀刃上”。
政府采购当和寻常百姓家过日子一样,都应紧着花,算计着花,把财产的支出尽量趋于合理化,通过计划,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解决衣食住行上的关键问题。补充《条例》,完善法律的确能够对政府采购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标准,缺乏监督,就会让其沦为形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保各别地方政府不会变通出什么新花样来。
随着政府采购的日益增长,未来消费可能还会增多,为此就不得不建立起可长效的约束监督机制。一方面通过明确标准,让政府采购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支出,干什么样的活用什么样的“刀”,“工具”与用途相匹配;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信息公开,让普通百姓能够对政府采购看得到、看得明白,进而提高监督能力,防止腐败浪费的发生。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