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机构发展的“下一站”
https://scbid.com
发布日期:2011年02月09日
佛山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吴国伟:集采机构需要走一条专业化道路
“当前,集采机构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单纯的规范化操作已经不是集采机构追求的终极目标。”佛山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吴国伟认为,在集采职能市场化趋势下,集采机构走一条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迫在眉睫。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吴国伟指出了目前基层集采机构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集采机构工作越来越程序化、机械化。政府采购改革从起步至今一直走的是程序规范化的路径,但采购人精通程序之后出现了“享受程序”倾向,即变相利用程序把高价采购和虚假采购合法化。而且采购人的权力太大,责任太小,容易滋生腐败。
其次,集采机构的形象不高、地位不高、士气不高。非专业媒体把政府采购和政府采购机构“妖魔化”,故意以不良动机误导大众,推波助澜,造成了社会对政府采购和政府采购机构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因为科学的预算不应该有过大的节约率,过多的预算结余率会受到人大的质疑,致使基层集采机构处于一种资金节约越多、麻烦越多的尴尬境地。
再其次,部门采购在一定程度上有回归的趋势。部门采购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分散采购,很多采购人都在想方设法规避集中采购,最后只是通过集采机构走走程序。以前经常在工程交易领域出现的围标现象开始在政府采购领域滋长。
吴国伟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集采机构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只有具备更专业的素质、技能和更高的服务水平,集采机构才能更好地体现与中介机构的区别,从而实现更加持续稳健的发展。
洛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李静:集中采购不单是采购项目的集中
“集中采购不单是采购项目的集中,还是专业化的政府采购执行操作的集中。集采机构应该承担这种职能。”在谈及集采机构的职责时,洛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李静认为,在政府采购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集中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组织形式,其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中介机构应当是集采机构的补充。
李静表示,社会中介机构是企业法人,以盈利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介机构节约财政资金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中介机构不惜采用不正当手段谋取业务,因此,中介机构与采购人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 制约关系。而集采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则敢对采购人说“不”,这是因为集采机构从成立起便从法理上奠定了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性质,其机构属性是事业法人,在价值取向上与国家意志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作为政府的采购人,其职责是执行和落实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有助于充分实现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
济宁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冯伟华:应用电子平台是专业化发展的必然
如今,电子化平台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济宁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冯伟华认为,这是集采机构实现专业化发展、加强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绿色采购的必要途径,更是从根本上控制奢侈采购的有效手段。
据冯伟华介绍,济宁市的政府采购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采购、监督部门的监督、评审专家评标、供应商提交投标文件等各个方面,使集采机构的移动办公成为可能,在政府采购实践工作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第一,各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电子平台提交采购计划,使每个采购计划能够及时到达政府采购中心的综合科,方便了整个计划的审查。该环节重点审查技术配置要求是否合理,不合格的采购需求将被直接退回,有效地避免了奢侈采购现象。
第二,在工程采购方面,综合科对工程项目进行论证,工程的技术参数将在网上公开。只有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才能通过平台制作招标文件。同时,通过平台对项目实施模块化管理,政府采购中心负责人可以监控这些文件的修改过程,并最后对招标文件进行把关定夺。
第三,检察院等监督部门对采购项目的监督也可以通过平台完成。检查院进入平台审核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是否曾被列入黑名单,如果供应商不合乎要求将被取消资格。
第四,公开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等项目全部通过平台在网上进行。供应商凭密钥密码登陆平台,进行文件下载、文件上传,不再需要提交大量的纸质文件,节约了大量的纸张,降低了供应商的投标成本,实现了绿色采购。评审专家可通过平台的视频系统进行评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冯伟华表示,通过电子化平台,工作人员处理各种项目实现了留痕,责任更明确。此外,电子化平台使中心更容易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追踪,避免了延误项目进展的情况,提高了效率,使中心的内部管理能力大大提升。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当前,集采机构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单纯的规范化操作已经不是集采机构追求的终极目标。”佛山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吴国伟认为,在集采职能市场化趋势下,集采机构走一条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迫在眉睫。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吴国伟指出了目前基层集采机构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集采机构工作越来越程序化、机械化。政府采购改革从起步至今一直走的是程序规范化的路径,但采购人精通程序之后出现了“享受程序”倾向,即变相利用程序把高价采购和虚假采购合法化。而且采购人的权力太大,责任太小,容易滋生腐败。
其次,集采机构的形象不高、地位不高、士气不高。非专业媒体把政府采购和政府采购机构“妖魔化”,故意以不良动机误导大众,推波助澜,造成了社会对政府采购和政府采购机构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因为科学的预算不应该有过大的节约率,过多的预算结余率会受到人大的质疑,致使基层集采机构处于一种资金节约越多、麻烦越多的尴尬境地。
再其次,部门采购在一定程度上有回归的趋势。部门采购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分散采购,很多采购人都在想方设法规避集中采购,最后只是通过集采机构走走程序。以前经常在工程交易领域出现的围标现象开始在政府采购领域滋长。
吴国伟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集采机构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只有具备更专业的素质、技能和更高的服务水平,集采机构才能更好地体现与中介机构的区别,从而实现更加持续稳健的发展。
洛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李静:集中采购不单是采购项目的集中
“集中采购不单是采购项目的集中,还是专业化的政府采购执行操作的集中。集采机构应该承担这种职能。”在谈及集采机构的职责时,洛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李静认为,在政府采购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集中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组织形式,其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中介机构应当是集采机构的补充。
李静表示,社会中介机构是企业法人,以盈利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介机构节约财政资金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中介机构不惜采用不正当手段谋取业务,因此,中介机构与采购人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 制约关系。而集采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则敢对采购人说“不”,这是因为集采机构从成立起便从法理上奠定了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性质,其机构属性是事业法人,在价值取向上与国家意志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作为政府的采购人,其职责是执行和落实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有助于充分实现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
济宁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冯伟华:应用电子平台是专业化发展的必然
如今,电子化平台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济宁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冯伟华认为,这是集采机构实现专业化发展、加强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绿色采购的必要途径,更是从根本上控制奢侈采购的有效手段。
据冯伟华介绍,济宁市的政府采购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采购、监督部门的监督、评审专家评标、供应商提交投标文件等各个方面,使集采机构的移动办公成为可能,在政府采购实践工作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第一,各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电子平台提交采购计划,使每个采购计划能够及时到达政府采购中心的综合科,方便了整个计划的审查。该环节重点审查技术配置要求是否合理,不合格的采购需求将被直接退回,有效地避免了奢侈采购现象。
第二,在工程采购方面,综合科对工程项目进行论证,工程的技术参数将在网上公开。只有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才能通过平台制作招标文件。同时,通过平台对项目实施模块化管理,政府采购中心负责人可以监控这些文件的修改过程,并最后对招标文件进行把关定夺。
第三,检察院等监督部门对采购项目的监督也可以通过平台完成。检查院进入平台审核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是否曾被列入黑名单,如果供应商不合乎要求将被取消资格。
第四,公开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等项目全部通过平台在网上进行。供应商凭密钥密码登陆平台,进行文件下载、文件上传,不再需要提交大量的纸质文件,节约了大量的纸张,降低了供应商的投标成本,实现了绿色采购。评审专家可通过平台的视频系统进行评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冯伟华表示,通过电子化平台,工作人员处理各种项目实现了留痕,责任更明确。此外,电子化平台使中心更容易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追踪,避免了延误项目进展的情况,提高了效率,使中心的内部管理能力大大提升。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