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151项减至131项;2019年全年全国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取消证明事项超过13000项;企业开办 、用水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的办理时间压缩一半以上……
10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的首部国家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下称《报告》),披露 了我国营商环境改革的最新进展。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破除所有制歧视、 地方保护等各类阻碍公平竞争的不平等现象,推出系列改革举措,推进我国营商环境加速迈向国际一流。
《报告》绘制了1000余张解释图表,梳理了优化营商环境各领域240余份政策文件和210余项改革亮点,汇聚了18个重点领域 70个典型案例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探索形成的原创性、差异化实践成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指出,《报告》的出版,实现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中国营商环境 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标杆城市和重点领域改革的生动实践,第一次集中呈现了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 型案例。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四方面成效
聚焦减审批减材料,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放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分别减至40条和37 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151项减至131项。2019年全年全国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取消证明事项超过13000项。
聚焦规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监管不断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通46个部门、所有省区市,归集各类信用信息超过500 亿条,基本构建起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逐步成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方式和手 段,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取得成效。
聚焦减环节压时限,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 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企业开办、 用水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的办理时间压缩一半以上。
聚焦完善法规制度,合法权益保护不断加力。颁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确立基本规范 。全面加强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组织开展百项诉求处理行动,形成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100项营商环境诉求清单并逐项推动 解决,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
多地推出创新改革
《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有力推动了全国范围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从地方来看,地方各级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更加重视。不少参评城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将具体工作情况纳入党委、政府专项督查范围,常态化设立营 商环境问题反映平台、线索举报热线等,强化营商环境舆论监督。
优化营商环境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各地区特别是参评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一大批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 或政府规章,分解细化有关改革任务,持续发布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以国家《优化营商环 境条例》为基础、地方和部门法规政策为补充的优化营商环境“1+N”法规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完善,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 了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更加精准有力。不少参评城市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主动作为、自我加压,推出的改革举措从 最初关注审批流程优化、实施流程再造,逐步转向一揽子优化提升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地方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探索中,涌现出很多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如北京 市构建“多规合一”协同平台、推出低压电力接入“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上海市推动“双减半”和“双100 ”改革等。
重点领域的标杆城市及经验
《报告》集中展示了优化营商环境各个重点领域的最佳实践、标杆城市及典型经验。
开办企业领域:最佳实践为2个环节、0.5个工作日、0元办理成本,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网上办理、线下“一窗受理” 、再造办事流程、政府购买服务等一批改革举措。
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及时处置争议、多渠道促进就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一批改革举措 。
办理建筑许可领域:最佳实践为6个环节、49.5个工作日、203164元办理成本,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 、分类审批监管、优化前期评估、简化报建流程、缩短验收时间等一批改革举措。
政府采购领域: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提高透明度、“互联网+政府采购”、降低交易成本、缓解资金压力、保障公平竞 争等一批改革举措。
招标投标领域:广州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加强招标投标监管、降低交易成本等一批改革举措。
电力领域:最佳实践为2个环节、3个工作日、0元办理成本,深圳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优化办电服务、低压小微企业用 电报装“三零”服务、高压用户用电报装“三省”服务、提升供电可靠性、加强与政府部门信息互联互通等一批改革举措。
用水用气领域:获得用水最佳实践为2个环节、12个工作日、0元办理成本,获得用气最佳实践为2个环节、16个工作日、 0元办理成本,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优化市政公用服务、优化用水报装流程、优化用气报装流程等一批改革举措。
登记财产领域:最佳实践为2个环节、0.5个工作日、41448.3元办理成本,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加快推进“互联网+不 动产登记”、加快推进信息共享集成、积极推进流程集成、积极推进人员集成等一批改革举措。获得信贷领域,杭州等标杆 城市探索形成了简化融资流程、扩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一批改革举措。
保护中小投资者领域: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建立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推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第三方专业机 构辅助机制和专家证人制度等一批改革举措。
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领域: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深化知识产权业务便利化改革、加大保护力度、提升运用效益 等一批改革举措。
跨境贸易领域:最佳实践为出口边境审核耗时6小时、进口边境审核耗时7.5小时、出口边境审核费用74.74美元、进口边境审 核费用0美元、出口单证审核耗时0.8小时、进口单证审核耗时0.93小时、出口单证审核费用0美元、进口单证审核费用0美元 ,上海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提升通关便利、优化监管流程、降低贸易成本等一批改革举措。
纳税领域:最佳实践为纳税次数6次、纳税时间90小时,厦门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减少纳税次数、压缩报税时间、降低企业 税费等一批改革举措。
执行合同领域:最佳实践为139天、9.66%费用,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立审执”提速增效、优 化诉讼服务等一批改革举措。
办理破产领域:最佳实践为0.8年、10.11%办理成本、49.87%回收率,广州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提升专业化水平、压缩办理 时间、提高破产案件处置效率等一批改革举措。
市场监管领域: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完善“一单两库一平台”、规范执法检查活动、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信用体系建 设等一批改革举措。政务服务领域,广州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政务服务标准化、“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 跑一次”等一批改革举措。
包容普惠创新领域:北京等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人才流动、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等一批改革举措。
四方面继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推出系列举措,推进我国营商环境加速迈向国际一流。
“我们要在巩固前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林念修指出,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出市场活力。要固化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做法,继续精简行政许可、优化审批流程,清理简并 多部门、多层级实施的重复审批,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模式。要全面 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破除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等各类阻碍公平竞争的不平等现象,推动 “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是进一步推行公正监管,管出公平正义。要加快完善优化营商环境“1+N”法规政策体系,做好涉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工作 ,不断提高政策制定和监管执法科学性和透明度等。
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服出便利实惠。聚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坚持惠企利民、便捷高效,持续推出便利 化举措。要同步提升线上线下办事便利度,更大力度推动政务服务数据整合共享,加快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帮助符合条 件的企业应享尽享、应享快享,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
四是进一步强化评价引导,激发改革动力。要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全国统一标准的中国营商 环境评价体系,不断总结评价实践、有序推进评价工作,更好发挥评价引导改革、推动创新的积极作用。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