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 勤练内功
“成都造”抢占本地政府采购七成份额
成都市财政局与成都市经信委近日联合举办了企业政府采购培训会,记者从会上得到这样一组数据:去年成都市级政府采购金额突破90亿元,其中本地企业就占到采购规模七成以上。
政府采购领域对于供应商而言是个既可树立品牌形象,又可提升销量的“香饽饽”。在以往的竞标中,“成都造”产品在与知名企业产品竞争时,往往会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原因而败下阵来,而如今“成都造”又是如何从难登大雅之堂成为“座上宾”的呢?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通用类货物优势明显
“在近几年的政府采购当中,本土企业的身影的确越来越多。”成都市某机关负责政府采购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在执行政府采购项目时都是按需按优购买,“本土企业如果质量过得硬,售后服务有保障,价格又具优势,没有理由不中标。”他表示,在前几年的政府采购中,本土企业中标率低,与产品质量、服务不到位、对政府采购政策吃不透有关。“现在,本土企业已突破这些瓶颈。”
“近两年,‘成都造’产品在政府采购当中的表现越来越突出。”成都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该处室2016年不完全统计数据为例,当年成都市级政府采购金额突破90亿元。其中,本地企业承接项目金额超过60亿元,占采购规模的七成以上。按类别来看,本地企业承接货物类项目金额近10亿元,占比67%;工程类项目金额近30亿元,占比86%;服务类项目本地化程度最高,金额近40亿元,占比达87%。
“从行业分布来看,‘成都造’在电子信息、建设工程、文创教育、家具制造等领域最具优势,承接政府采购项目比例较高,均达到85%以上。”该负责人表示,虽然“成都造”的发展势头较猛,但尚有“短板”,诸如医疗设备、专用仪器设备等较高技术化含量的品类优势不明显。“这一板块,本土企业还需多下功夫,才能迎头赶上。”
巩固市场迈向全国
近日,崇州市岷江塑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余燕参加了成都市政府采购培训会。“培训会上,学习了丰富的政府采购知识。”据她介绍,培训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将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与操作实务相结合,从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准入门槛、供应商投标实务技巧、供应商维权救济途径、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禁区等企业普遍关注的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宣传和解读,并现场发放了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指导手册。“感谢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此次培训,让我们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能更加全面地学习政府采购政策及实务。”
除了强化培训,“手把手”提升企业参与政采的能力外,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也是“成都造”突围政府采购领域的又一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及我省相关规定,中小微企业在参加政府采购时都会有相应的政策扶持。”成都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我省印发的《四川省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政府采购预算总额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从成都突围,进而到全国——“我们想把产品卖到全国去。”成都金迪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芳告诉记者,参与成都市本级政府采购以后,发现这块市场大有可为。四川嘉美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在成都地区成功尝试以后,公司已逐步开展在全国其他城市的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现在已陆续接到其他省市的订单,这也证明了‘成都造’产品质量经得起考验。”(记者 李梓溶)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