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程中,招标投标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其制度创新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关键作用。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干部担当+改革创新”双轮驱动,聚焦投标保证金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免申即享”信用减免模式,通过信用与交易成本精准“兑换”,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空间,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州样板”。
平台创优,打造一站式贴心便捷服务
2024年,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24年度全省招标投标领域“揭榜挂帅”事项清单》,聚焦投标保证金制度改革关键命题。我市勇挑重担,正式揭榜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信用减免事项。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迅速组建专项攻坚团队,以“零申请、零材料、零等待”为目标,率先搭建起全市公共资源交易“融e办”融资保函服务平台,平台整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资源,实现电子保函在线申请、实时核验,构建起“融资+保函+金融超市”综合服务体系,企业可利用平台,通过信用直接“兑换”保证金减免。
模式创新,实施“一盘棋”协同推进战略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力打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信用评价系统,实现信用减免标准统一、信息公开查询统一、违约惩戒措施统一“三统一”,破除信息孤岛。在中心官网专门开设政策专栏,及时公开信用查询渠道与政策文件,确保数据透明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强化惩罚措施,对于违规企业坚决予以追缴保证金、暂停减免资格等严肃处理,有力维护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服务创效,推出“一揽子”惠企暖心政策
为推进产品创新、数据共享与服务提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发改、金融监管等部门紧密携手,共同开展助企纾困行动。深入落实“店小二”服务机制,“政策上门”与“1对1”包保服务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银企对接交流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定期举办政银企座谈会,有效拉近了银企之间的合作距离。利用新媒体创新开设“政策面对面、服务心连心”金融直播,开播18期,吸引28万人次观看,让惠企政策直达企业。此外,进一步提高投标免收额度,鼓励预算3000万元以下项目不收取保证金,降低预算3000万元以上项目保证金收取比例和最高上限。
成效显著,市场主体获得感与满意度持续攀升
通过深度融合“信用+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模式,滨州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模式已惠及4125家企业,累计免收保证金6.29亿元,直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以惠民县桑落墅镇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5家投标企业中,2家凭信用减免16万元保证金,项目落地周期缩短20%。
该模式先后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山东省信用惠民便企优秀案例”,并入选省发展改革委《2024年度全省招标投标领域“揭榜挂帅”事项清单》,在全省复制推广。2025年5月,滨州市委组织部发布2025年度第四期“提升内生动力建设品质滨州”及时表扬光荣榜,该模式榜上有名。山东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深度聚焦报道,多维宣传该模式,在全省树立标杆。
滨州市将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免申即享”模式覆盖更多领域,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为全国营商环境优化贡献“滨州方案”,通过信用体系与公共资源交易的深度融合,让信用真正成为企业的“通行证”和“竞争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滨州网
作者: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杲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