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大竹县某小额工程的中选结果公告”在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小额工程网上超市”进行了公示。“仅仅3天时间,这个项目就顺利选中了施工企业,项目预算总价为971800元,成交价为895000元,节资率7.9%,通过‘小额工程网上超市’交易真是又快又省。”该项目业主说……不仅收获了单个业主的肯定,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还收获了:以“全省第一”的佳绩成功创建“四川省示范交易中心”;小额工程网上超市荣获第三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数字政府赛十大“优秀案例”;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随着“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的结束,在距离2023年全省两会不到10天的时间里,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2022年成绩单。
一、因症施策、织牢围标串标“防护网”
“EPC模式的滥用曾经是让我们最为头痛的问题。”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EPC模式即设计施工总承包,虽然该建设模式有利于企业加强对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但EPC项目招标对投标企业的资格要求往往较高,满足投标要求的企业数量也不多。一些“别有用心”的招标人利用EPC项目这一特性,将规模不大、技术要求简单的项目也实施EPC方式,以减小竞争,达到“意向企业”中标的目的,EPC模式逐渐沦为了围标串标的控标方式。
为遏制全市EPC模式滥用,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动作为,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促使全市“收紧”了EPC模式的“口线”。《达州市本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模式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EPC模式的适用范围和审批程序,对规范EPC项目运转,净化招投标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全市还收紧了招标过程中综合评分法的使用,为公共资源交易“1+2+3”监管体系构建夯实了基础。
在“收紧”部份口线的同时,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提高交易质效和强化大数据监管上同步发力,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们坚持‘线上线下同步走,防疫交易两不误’原则,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应急项目、民生项目等绿色服务通道,采取专人对接、压缩时限、5+2延时服务、不见面开标、异地远程评标等方式,切实保障全市项目如期进场交易、早日开工建设,有力稳住全市经济大盘。”该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完成重点、民生项目91个,涉及金额149.31亿元。与广元等省内10个市(州)和重庆、湖北、河南等8个省外地区常态开展异地远程评标,努力实现优质专家资源共享,不仅能较好破解“常委专家”被围猎问题,而且降低了疫情防控隐患,保障了交易安全平稳运行。全年累计开展异地远程评标项目149个,成交金额109.42亿元。制定了《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并向行业主管、纪检监察部门移送各类交易项目不良行为及问题线索2000余件,特别对招投标系统治理中查处的涉案企业违规参与招投标、项目交易节资率严重偏低等异常情况进行了重点排查,有力地打击了招投标环节围串行为。自2022年9月以来,实际交易工程建设项目492个,成交价155.34亿元,平均节资率6.23%,节资率大幅提升。其中,10月节资率上升至8.33%,创历史新高。
二、惠企便民,当好营商环境“店小二”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是出现在近日召开的四川省经济工作会议里的关键词。为全力以赴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克服困难,达州市一直在行动。“我们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消除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盲点断点上精准发力,加快实现交易‘不见面’服务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地不断拓展“不见面”交易覆盖面。实现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等17个小类别项目交易由线下“面对面”到线上“键对键”的转变,交易效率大幅提升,交易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全面推行档案数字化转型。实现电子档案自动归集,档案查询“一键秒查”,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效率,保障档案安全。累计为市纪委、市公安局等28个部门(单位)和市场主体,提供纸质、音视频和电子档案查询服务171次,涉及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各类项目400余个。
此外,为提升交易主体感受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达州市交易中心践行“四零”服务准则,深化“五减”工作,建立了内部监管预警系统,制定了《交易项目业务流程办理时限预警方案》,建立工作台账30余类,将其嵌入OA系统,为推动工作落细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梳理服务事项,从受理到发布中标公告各环节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基础上,将时限缩短到极致。深入开展电子保单保函业务。扩展保单保函企业类别,与6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着力提高保单保函现金替代率。累计完成保单保函6893单,为企业降本减负和释放现金压力12.71亿元。
三、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发展“新标杆”
作为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如何提升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确保公平性,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给出的“路径”是改革创新。“我们依托‘双超’建设,来完善交易机制。”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双超”建设即中介超市和小额工程网上超市两大项目。当地采取将中介服务和小额工程纳入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纳入财政拨款支付要件,以及加强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目标绩效办等部门联合督查等非常举措,推动“双超”工作在市县乡村四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效减少红顶中介、线下交易等行为。目前,中介超市服务事项进一步扩展,从18项增加至98项,实现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覆盖。小额工程网上超市荣获四川省第三届数字政府创新大赛“优秀案例”。
2022年,川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体化战略合作步入深水区。为深入贯彻川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体化战略,达州在与成都市交易中心达成常态化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深化与重庆地区合作,在土地交易、异地远程评标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修订市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按照只增不减原则,在《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公布8大类22小类的基础上,增加至11大类25小类,积极引导各类项目进场交易,力争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同时,达州还不断创优营商环境。把“微改革、微创新”作为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行“暗标”评审、业主代表与评标专家“不见面”评标和在线发放专家劳务费用以及扩大专家抽取范围(由原川东片区扩大到川北和川中)等49项微创举措,在创新中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坚持破立并举,常态长效,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见证员”和“守门员”作用,紧紧围绕全市 “一区一枢纽一中心”目标,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新篇章贡献交易智慧和力量。
来源:四川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