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3月12日电 3月11日,重庆市升级改造的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今后依法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的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类、货物服务类项目将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意味着中心90%以上的招投标项目,从招标项目入场登记、公告公示、资格审查、获取招标文件、提交投标文件、投标担保、场地预约、开标、评标、异议澄清补正,到中标结果公示、合同签订,全部以电子化方式进行,这将对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规范招投标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一张网”覆盖全市
与许多省市不同,重庆市电子招投标系统从一开始就按照“全市统一、终端覆盖区县”的系统架构进行开发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整体性、可扩展性、稳定性、易用性、承压性,并在两江云计算中心架设云平台作为硬件支撑,可以满足市级和38个区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使用需求。
各区县只需要配置基本的电脑、网络、音视频监控等设备,无需再建系统和大型机房,保守估计,可为每个区县节约500万元系统建设费用,全市节省超过2亿元。市区(县)两级平台使用同一套交易系统,真正实现全市交易规则统一、服务流程统一、业务规范统一,建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
“无纸化”“不见面”高效又透明
“工程建设类项目比较复杂,需要准备的资料比较多,常常看到投标人拖着一大箱材料,跑到交易现场参加开标,费时费力还费钱。”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上线后,投标人不用制作纸质标书,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登录系统,在线获取招标文件、制作并递交投标文件,这些坐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都能完成。传统开标需要依靠人工手动操作,遇到投标人多的情况,须逐个公布投标信息,这个过程可能耗费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系统开发了网上开标大厅,投标人可在线参与开标,同时远程解密投标文件,在线询标以及查看投标结果,投标信息在几分钟内就能全部上屏展示,一目了然,大幅压缩了开标时间。在评标环节,系统可以实现“百兆清标”,即支持万条以上清单项目快速在线清标,还可以自动汇总评标结果、自动生成评标报告,大幅减轻评标专家工作量,提高评标效率。评标过程全程留痕,可以有效规范专家评分行为,提高评标公正性。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电子招投标系统同步对接了电子投标保函系统,投标人既可以自主选择现金转账、电汇等传统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也可以通过电子保函系统向金融机构申请“电子投标保函”替代投标保证金,整个过程线上操作,实现7*24全天候申请,系统在24小时内自动审批,参与投标更便捷畅通。据统计,重庆2019年投标保证金约为300亿元,如果市场主体选择电子投标保函,将减少90%的资金占用,大幅减轻投标企业资金压力。
一把“CA锁”走通全市
CA数字证书,俗称“CA锁”,是市场主体参与招投标活动的网上身份证。以往市场主体在市内不同交易平台参与招投标活动,需要重复办理CA数字证书,既重复花钱又费时费事。为了降低市场主体负担,市交易中心统一了CA数字证书技术标准,并与重庆市电子招投标系统对接,实现全市互认,市场主体只需办理一次CA证书即可到市级平台以及38个区县参加招投标活动,解决了“狗(电子狗)比人多”的难题,可为3万家市场主体节约办理成本2亿元以上。
此外,重庆市电子招投标系统,还可以有效防范围标串标,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系统自动记录和保存招投标过程中各环节信息,自动采集交易环节的数据,全程留痕,全程可溯,可有效防止人为篡改、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现象,提高交易透明度。同时,能够对投标文件制作电脑的芯片代码、基础软件代码、投标文件上传IP等进行自动识别,并对投标文件报价雷同性、商务雷同性、技术雷同性及错误情况雷同性等开展分析,及时发现围标串标线索并预警,为专家评标和行业监督部门监督提供支撑。交易系统无缝对接的电子招投标监督系统,不仅能够在线审核招标文件、答疑补遗、交易合同并将审核备案信息推送到交易系统,还能够对交易过程实施远程动态音视频监控,对现场交易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据了解,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对标全国一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利用两年时间完成30000㎡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服务场所建设,列入国家发改委2019年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成果,建立起服务全市的公共资源公共服务、交易、监督平台,形成了“云+网+端”运行,搭建起“上连国家、下连区县、横连地方政务平台、覆盖多种交易、服务各类主体”的全市“一张网”,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由传统方式向电子化、网络化、数据化方式跨越,真正让市场主体少跑路降成本,让交易更轻松更透明,让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阳光规范、公正高效。(彭国威、游晋宇)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