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专家抽取,实行“回避制”。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凡是500万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200万元以上采购项目,不抽本地专家,防范专家“被勾兑”。
(二)修改废标条款,剔除“选择题”。按照专家只能依据客观做“判断”不能凭借主观做“选择”的思路,对废标条款进行多次梳理认定,并通过评标软件固化废标条款22条,评标专家只能在固化废标条款中进行客观判定,且须经2/3以上评标专家认定同意后方能废标,其他细微偏差,专家不得废标。
(三)改进评标系统,坚持“三公开”。一是分类编制公开国工程项目电子化招标文件范本,按电子化模版制作投标文件,减少了因标书格式不规范而被废标的现象发生。二是通过网站公开固化的废标条款,让投标人知晓专家评判标准,并改进完善评标系统,将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审表册置于电脑统一页面,专家对照废标条款,逐一对照评审。三是及时公开资格评审、形式评审、项目管理机构评审、响应性评审、商务标评审和不合格投标及废标情况等评审内容和评标结果,让投标企业知晓在哪个环节由于何种原因而废标,接受投标企业对评标专家评标情况的监督和质疑。
(四)锁定评标流程,杜绝“回头看”。电子评标过程分为资格评审、形式评审、项目管理机构评审、响应性评审、商务标评审五个步骤,评标专家须依次完成前四步评审后,计算机辅助进行商务标评审并推荐中标候选人,且评标过程不可逆,防止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回头查看投标文件中的暗记提示而产生倾向性,有效解决了评标专家因个人因素左右评标结果的问题。
(五)推行分段评审,避免“人情分”。对评标阶段投标文件中的商务标和技术标,实行分段评审。专家在评商务标时,就无法浏览技术标,反之评技术标时无法浏览商务标,避免专家因个人因素打出“人情分”,影响评判的公正性。
(六)实行全程监控,安装“电子眼”。建立桌面监控系统。专家评标过程中除了传统的音频、视频监控外,还实现了对每位评标专家电脑桌面的实时监控,评标专家在电脑上的所有操作都被记录保存并反映在监控室电脑上,监督人员可实时监督查看评标环节、评标进度、评标结果。建立语音交流系统,全过程、无盲区记录专家语音交流信息,使评标过程全程可查可追溯。建立网上监督平台,开通电子监督系统,市纪委和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特有权限登录系统,可实时查看评标过程,同时实行痕迹管理,全程录音录像和刻盘保存,可查看追溯。
(七)采用随机抽取,实行“抽签法”。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技术不复杂的常规项目,实行固定价,由招标人对投标企业及管理团队资格、诚信记录进行初审,专家对符合性资格进行审查,并向招标人推荐中标企业候选人,由招标人采取随机抽取办法确定中标企业。
来源: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