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往奥运会举办国的经验,奥运会后,会展和会展旅游均空前发展。以悉尼市为例,其旅游业和会展业在奥运契机下得到飞跃性发展。1999年,悉尼奥运会后,共有39个国际会议在悉尼举办,数量为有史以来之最,与会代表总人数达43000人,当年收入1.8亿澳元,其它各类专业会议收入达7亿澳元。国际会议协会(ICCA)公布的数据表明,2000年悉尼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大会议城市,而悉尼会议及访问者事务局资料显示,受益于奥运会城市形象的带动,悉尼赢得了2004年至2012年45场国际会议举办权。
目前,会展旅游在中国炙手可热,它的优势在哪里?中国在奥运会的巨大契机下和新的休假制度变革中,会展旅游优势能否更加突出?成为业内研究的课题。
近几年,笔者曾经在北京、郑州、南宁等地参与一些旅游业关联的会议或者培训活动中注意到,很多来旅行社或者酒店的负责人的名片几乎都在旅行社的名下,都有一个某某会议或者会展公司的名字,所谓: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笔者关注到,很多大的旅行社,比如国旅、中青旅、中航国旅等等,都很早就成立了会展、会议和商务旅游部等独立部门,中青旅甚至专门成立了会展旅游公司。中青旅首席执行官蒋建宁在一次电视对话中说,会展旅游在中青旅业务体系中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前不久,澳门威尼斯人酒店盛大开业,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和异域风格的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尽管它的主要目标是博彩业,但是它提出的三大经营主体却是:酒店+购物+会展。在内地各个城市,大大小小的酒店每天都有各种类型的会议召开,而在四川九寨天堂和北京九华山庄,围绕会议产业发展的现代酒店业成为他们经营的主导业务。
旅游业以其服务对象的异地流动、异地消费特征和受季节更替的影响,被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而会展活动也因为人员流动、商品流动、贸易与交换具有同样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会展和旅游的互动是不乏成功案例的,比如瑞士达沃斯、美国拉斯维加斯、黑龙江亚布力、海南博鳌等等。毋庸置疑,会议、展览以及文化活动等均扮演着“旅游吸引物”的角色,试图把“眼球”吸引过来,希望通过展览展示来扩大知名度、吸引投资和创造持续消费等目的,尤其是会展的商务特性和其产生的注意力,以及集中的、高档次的消费是其它公共服务产品难以比拟的。
早在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和分析中指出,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更为国家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各地因区域不同加强以本地区为特色的会展活动,与旅游业相互带动的思路是可取的。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第一,有助于改善目的地形象。会展活动就是举办地的“外交活动”,对地区的形象塑造会产生积极影响,有助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推广。例如即将举办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于北京来说,全球媒体关注引起的宣传效应比任何经济效益还要重要。
第二,有助于改善地区旅游吸引力。会展旅游的目的之一是“创造吸引力”。我国很多地区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缺少相应的策略来推动和引起关注。笔者曾经是吉林省集安市的会展旅游顾问,当笔者第一次和一批旅游专家到达那里的时候,专家们都惊诧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但是这种旅游资源却很少被人知晓。显然,这些地区需要通过举办会展或者其它节庆活动,引起外界注意并产生消费需求。
第三,有助于改变目的地季节性旅游消费。
季节性问题是许多旅游目的地一直非常困惑的问题,例如著名的北戴河,夏季的时候人满为患,到秋冬季节则门可罗雀。通过举办或者创新会展活动,可以延长目的地旅游季节甚至形成新的热点。
从上述的现象和分析来看,随着会展产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旅游行业企业涉足会展业务已经形成共识和趋势。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除了业务知识和运营模式上存在脱节之外,合作程度还都不高。据笔者了解,日本是亚洲商务和奖励旅游最大的客源国,但是日本JTB的人却表示,在中国很难找到提供良好会展旅游服务的企业和线路。信息滞后、服务被动、相互支撑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发展会展旅游的瓶颈。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掌握信息变化。信息是企业决策的依据,有时候,对于一条有效信息的把握就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甚至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随时随地洞察各种信息的变化并加以研究分析,制定解决方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先机。要合理配置信息采集渠道、分析方法和决策程序,把信息处理流程贯穿到会展旅游企业的管理层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看待,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个消息做出感性判断。
二,重视个性化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张扬个性。2008年起,国务院对国内假期和带薪休假制度作出了调整,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同样如此,在提供商务会展旅游服务的时候,不仅必须注意到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的影响,还必须掌握商务客户的行业特点和会展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服务和提供差异化商务旅游产品,结合客户商务会展与度假相融合的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三,发挥协同效应。商务会展旅游有很强的系统性,涵盖的行业范围十分广泛。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商务会展旅游活动和个人的商务旅行既要求企业提供会展、商务活动需要的服务,又要求提供良好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并且这些服务往往是跨越国界和文化界限,对于专业服务人员的分析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要求比传统的观光旅游业务更高。这时候就必需采取会展企业和旅游企业共同协作的方法,相互支撑,弥补服务上的不足,为客户提供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企业之间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来源: 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