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一个展览之都,各种展览此起彼伏,终年不断。而香港时装节作为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8个获得UFI认可的展览会之一,已成为在香港举办的最大的时装专业展览会。凭借其30多年的举办经验和国际影响力,香港时装节可以算得上展会的先行者,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
掐指算来,笔者从2003年起已经5年8次走访过香港时装节,对于这几年间香港的时尚变化也有着切身的感受。
2003年,笔者第一次拜访香港贸易发展局展览事业部高级经理戚瑶君女士,她当时说的几个观点,让笔者至今记忆犹新:“举办展览会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参展商不是傻子,最重要的工作是邀请专业、对口的买家。”“统计成交额是无意义工作。竞争自会促进展览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干脆不做成交额的统计。”“不能突破自身瓶颈,国内很多展会将会被市场淘汰。”
1月14日~17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两项大型时装展览——香港时装节2008秋冬系列及香港国际时尚荟萃2008——再次获得了圆满成功。为期四天的展览,共引来逾40000名买家入场参观,买家人数与去年相近,其中来自香港以外的买家共有逾20000名。2003年时,香港贸发局公布的买家入场数还是10000名。5年间,这个展会的买家增长了三倍,足见香港的时尚魅力与展会自身的不断发展。
据主办方相关人士的介绍,30年前,香港时装节的参展商主要还是那些以接订单为主的服装生产厂家。而最近10年来,香港有一大批服装品牌和设计师兴起,香港贸易发展局感觉应该用新的概念为这批参展商服务,把他们单独组织成新的展览会,来进行品牌和设计师的推广。国际时尚荟萃展览会应运而生。
在香港贸发局看来,国际时尚荟萃展览会的目的不单是推广香港本地的设计师和服装品牌,也包括世界各地的服装品牌和设计师,因此在买家的邀请方面更加侧重邀请各种百货公司和零售商。在展位的设计和场地布置上,时尚荟萃展览会采用了与香港时装节不同的手法,展位装修的颜色、材料都很特殊,更为追求时尚的味道,展场环境给买家一种进入大百货公司的感觉。
而在展会期间,香港贸发局组织了大量的配套活动,并有多场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就今年服装的款式、面料、流行趋势,如何建立、保护和改造品牌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同时,国际时尚荟萃的品牌与设计师动态发布,也是场场精彩。品牌的场馆游动展示更是香港的一个传统保留节目,效果好且成本低。
尽管香港时装节在每年稳步发展,但是香港贸易发展局对于目前的展会形势有个清醒的认识:很多在香港的公司都具有国际贸易的经验,这些公司往往把工厂设在香港之外人力成本比较低的地区,但是依然在香港寻找贸易机会。今后的香港时装节就是要继续为这些公司服务;而“国际时尚荟萃”则定位于在国际范围内推广服装品牌和设计师。对于这两个展览会而言,主办方最重要工作就是为参展商邀请专业、对口的买家,让他们从不同的国家来到香港,这也是展览会对参展商的吸引力所在。
近年来,内地纺织服装领域的展览会此起彼伏,竞争是一定有的,而且也不仅局限在服装展览方面,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加入了展览会的竞争之中。从正面角度来看,有竞争才有进步,展览行业才能不断发展。
实际上,对于任何主办方而言,做好一个展览会都会很难,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而做坏一个展览会很容易,可能有一次不成功就足够了。必须让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得到需要的服务——展览会的形象要好,展品的质量要好、种类要多,参展商的素质要高等等——这样,才能最终打造高品质的展览会。(张永春)
来源: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