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与江西省社科联副主席汪玉奇研究员谈“9+2”合作
■ (本报记者 栾 静 许小念)2004 年 6 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标志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一年来,随着对泛珠区域合作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的持续升温,整个区域已初步形成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新局面。然而,在协议框架内,在合作原则既定的情况下,如何落实框架协议?如何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如何尽快将合作各方的资源整合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近日,在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专家论坛举行期间,记者就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采访了江西省社科联副主席汪玉奇研究员。
差异:合作的动力源
记者: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及经贸洽谈会 于 25 日—28 日 在 四 川举行。对四川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汪玉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第一届在广州召开,第二届在四川这个内陆地区召开,表达了一个内陆省份渴望通过经济合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胸怀以参与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为动力,必将促进四川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我想,中西部地区一定会从四川此举中得到积极的启示。记者: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中,产业与投资被列为仅次于基础设施的合作领域,这说明产业互动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环节。汪玉奇:产业互动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些产业通过政府或市场的调节,形成相互间分工与合作关系,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但我更喜欢用经济互动这个概念,经济互动包括产业、资本、市场、人才等多个要素合作的内容。如果没有经济互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就狭窄了,就没有达到完全的积极意义。记者:但泛珠三角经济区分属九个省区、两个特别行政区,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梯度,那这种区域互动发展的动力源在哪里?汪玉奇:合作的动力源来自地区差异化的存在。泛珠三角是一个极具活力、潜力的经济区。这里,既有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既有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省区。最大特点就是地区间差异十分明显,各具特色。记者: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汪玉奇: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总会存在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资源的差异。具体到泛珠三角产业合作方面,从工业的角度看,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产业的技术密集度等方面。除了产业的差异外,各省区间还存在着自然资源的极大差别,正是这种产业的差异和资源的互补性,形成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互动的客观前提和内在动因。
沿海与内地:转移与对接
记者:任何一个经济区域都会有一个中心地带,都需要一个“发动机”,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泛珠三角经济区,谁可以充当“发动机”的角色?汪玉奇:目前,广东、福建是泛珠三角区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理应承担起推动该经济区产业互动的重任。在珠三角大开放中,一个基本的特点是承接了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广东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十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世界的服装生产中心、家用电器生产中心、运动鞋生产中心都在广东。而今天,相对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来说,广东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因为,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只有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才能进一步发展。记者:在经济发展中,产业转移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汪玉奇:在国际经济理论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由日本经济学家提出的“雁行模式”。日本经济学家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亚洲经济发展的过程,美国经济的起飞带动了日本经济的起飞,日本经济的起飞带动了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起飞,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起飞带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起飞,这种带动是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来完成的。记 者 : 您 的 意 思 似 乎 是 在 泛 珠 合 作中 ,这 样 的 产 业 转 移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那 这种 转 移 会 不 会 使 中 西 部 不 发 达 地 区 成 为东部发达地区的生产 基 地 ?就 像 在 经 济 全球化一体化过程中,中 国 成 为 发 达 国 家 的世界工厂?汪玉奇: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我们只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给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我们的发展目标,解决当前发展的难题。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作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国家,目前只能成为发达国家的世界工厂,成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中心。由中国来扮演这个角色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当然,这并不表明我们整个国家就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停滞不前,区域合作也是同样道理。记者:那么,欠发达地区怎样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呢?汪玉奇:中国沿海地区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内地,由此转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也由此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产业发展水平的多元化决定产业转移将是泛珠三角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比较优势、比较效益,产业不会转移,这是市场规律。当然,内地政府也不能照单接收,那种严重消耗本地资源、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产业要严格限制。
政府推动 市场运作
记者:在泛珠合作中,四川与沿海地区相隔如此之远,如何实现经济上的合作?汪玉奇:我们江西由于直接毗邻珠三角地区,珠三角正在大规模启动的产业转移,比较多地直接转移到了江西。四川地处内陆,空间上有一定距离,可能还没有感受到产业的直接辐射,但从经济互动的角度仍然可以看到四川在泛珠合作中的广阔空间,尤其是与港澳的合作。现在,香港、澳门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必须依靠大陆,他们需要一个广阔的腹地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四川在泛珠三角的经济合作中,绝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员,无论香港、澳门,还是中部省份都不可忽略。记者: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区域整合的目标应该是最终打破行政区域对经济发展的束缚,政府在经济互动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汪玉奇:区域合作的过程是一个市场博弈的过程,更是一个各方利益协调的过程。而在利益协调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地方政府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泛珠区域各方签署的《泛珠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将合作的原则定为“自愿参与、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运作总体上是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的方式推进。记者:政府从哪些方面进行推动?汪玉奇:应该看到,“9+2”的合作分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宏观合作,一是企业微观合作。这两个层面必须紧密结合为一体。从现在情况看,政府可以做的事至少有四项。工由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大大提高交通互通能力。二是统一制度,铲除妨碍贸有易的政策障碍,建立和完善公平统一、开放项规范的市场体系。三是生态保护。香港饮用划水的水源在江西,整个泛珠三角的水源在四川、云南。具有外部性、公共性的东西需要政府来协调。这就需要促进区域产业互动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体现机会均等、利9益兼顾和适当补偿的原则。四是政府发布各种各样的信息,构建平台,使“9+2钡淖摇⑵笠导颐蔷×考跎俳灰壮杀尽<钦撸呵蚝献餍枰献鞲鞣讲降饕恢拢侍庠谟诟鞣嚼娌⒉蛔苁且恢拢婺Σ聊岩员苊狻M粲衿妫悍褐槿乔蚝献魇撬缮⒌模哂懈拍畹男灾剩钦飧龈拍钐崾玖苏飧鼍们嬖诘暮侠硇裕梢猿浞忠鹑嗣嵌哉飧鼍们ザ献骺赡苄缘淖⒁狻K械木昧刀际墙⒃谧栽负献鞯幕≈系模挥星恐菩浴6砸桓銮蚨?lt;/SPAN>3言,产业的合作和互动势必牵涉到生产要计素和资源的流动,因而企业、地区、区域之要间的竞争总是客观存在的。泛珠三角区域其合作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随着改革的都深入,合作的前景必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