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代理机构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强化行业综合监管,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良性发展,需要不断规范代理机构管理。
当前,国家层面取消了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代理机构的资质资格认定,放开代理行业准入门槛,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竞争机制,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机构进入招标代理市场,同时也将给中介代理机构管理带来难度。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杨洋指出,良好的信用将成为招标代理机构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为了避免取消资质认定后招标代理市场竞争的无序现象发生,必须强化中介机构信用管理,注重从业人员素质的考核,提升招标代理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
量化扣分标准,制定负面清单
同专家管理一样,对中介代理机构的考评管理,一般以一个自然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实行一标一考、量化记分、动态管理、期满清零。对代理机构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办理备案情况、交易文件编制、专家抽取、开评标现场活动组织、信息发布以及档案整理移交、电子化操作等方面。招标采购单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政监督管理单位等均可对代理机构行为进行评价。
各地的记分模式和惩罚机制略有不同。绝大多数地市采取百分制,如兵团、滨州、黄山等。以滨州为例,简单套用招标采购单位资料或类似项目模板,出现日期错误或套用名称错误等常识性错误扣3分;开评标过程中未穿着马甲及佩戴交易员证进场扣4分;未实施或者配合实施投标供应商资格审查扣5分;未按照规定在指定媒体发布交易公告扣10分。
青岛市借鉴驾照扣分模式,采取12分制,依据代理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违法违规的情形及性质,记分分值分别为12分、6分、3分、1分。每个记分周期,最多记至12分,期满清零。出借、出租、转让或者涂改资格证书的;在所代理的招标项目中投标、代理投标或者为所代理的招标项目的投标人提供咨询等严重不良行为一次性记12分。同一项目备案的交易文件与发售的交易文件内容不一致的;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后仍接受交易活动当事人递交的交易材料的一次记6分。抽取专家时未按规定填写回避单位及专家信息的、进入封闭评审区未按规定保管通信工具的一次记3分。未按规定送交归档资料的;拒绝在《代理机构拟记分告知单》上签字的一次记1分。
此外,黄山市还对代理机构考评管理提出“加分”概念。代理机构对公共资源交易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被采纳一条可加1~3分;对采取非标准文件范本其交易文件编制成功且被采纳为参考文本的,每采纳一次加3分;在交易活动过程中有效制止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每次加2~5分;在项目交易、实施过程中被相关监管部门或被市公共资源局表彰、通报表扬的,每次加3~5分。加分可抵扣分。此举,能很大程度上鼓励代理机构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交易。
加大公示力度,建设诚信体系
对代理机构的考核评价是加强市场主体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也积极汇总相关信息,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并在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等平台上进行公布。
以兵团为例,交易中心将每一季度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各项综合得分排名上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招标代理机构诚信体系建设的依据。招标代理机构综合得分、项目负责人综合得分每一季度按照得分排名在兵团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和交易中心大厅显示屏汇总公布。这些信息可作为采购人(业主)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和项目负责人的参考依据。
2018年上半年,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行业监管单位、业主单位对在交易平台开展业务的200多家代理机构进行负面清单评价考核,对14家中介代理机构的16起场内违规行文进行了全市通报,有效震慑和遏制了场内违规行为的发生。
强化结果应用,暂停进场交易
对代理机构进行扣分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根据扣分不同,实施相应的惩罚机制,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是暂停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进场交易。
青岛市规定代理机构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3分的,由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予以警示诫勉;累计记6分的,暂停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事代理活动3个月;一次记6分的,暂停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事代理活动6个月;累计记分达到12分的,暂停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事代理活动12个月;一次记12分的,暂停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事代理活动24个月。
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扣分实行红黄牌管理。一个考核周期内,累计扣分达到10分,给予黄牌警告,并责令整改。累计扣分达到20分,给予红牌。
红牌有亮牌期,其中,第一次红牌亮牌期为一个月;第二次红牌亮牌期为3个月;第三次红牌亮牌期为6个月,第四次红牌,长期亮牌。亮红牌以自然年度结束,考核记分清零,但红牌亮牌期继续执行。《办法》还规定,项目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办理交易事宜的,应在经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培训合格且不在红牌亮牌期内的名单中选择。这也意味着,处于红牌期的代理机构不能再新代理项目,但是红牌亮牌期内已受理(以招标备案时间为准)的项目可继续办理。
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引入“业务提升期”概念,规定中介代理机构进行累计扣分评价,累计扣分达到一定标准,进入对应时限的业务提升期,其中,累计扣分20分(含20分)至40分(不含40分)时,进入一个月的业务提升期;累计扣分40分(含40分)至60分(不含60分)时,进入3个月的业务提升期,以此类推。
兵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学习提高期”概念与“业务提升期”概念相同,但针对的主体是招标代理机构的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综合得分低于85分的,将进入为期30天的学习提高期,此期间该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执业水平,不得进入交易中心代理招标业务,已代理的招标项目应当更换项目负责人。
学习提高期满后,该项目负责人应当向交易中心提交学习情况汇报,经模拟招标测试项目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交易中心代理招标项目。项目负责人综合得分连续两次低于85分的,将进入为期60天的学习提高期,以此类推。对于招标代理机构,综合得分低于85分的,应当加强管理,并给交易中心提交书面整改说明。
推行“互联网+信用”管理模式
针对各地中介机构管理大多采用周期性集中考核方式,普遍存在缺乏信用因素、考核周期长、反映动态效果差、考核结果应用性差等问题。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推出中介代理机构库,建立了以业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交易中心“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价考核机制,由46个政府监管部门对各类中介机构的信用考核结果,极大影响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并且监管部门之间考核结果联动,实现了现场监管与市场交易的闭合管理。
对代理机构的考评侧重项目实施的事中、事后动态评价与考核,如实记录中介机构的121种不良行为,通过“评价+考核”的方式,采用“滚动累进计算法”,形成实时信用综合评价等级。评价考核结果与综合比选法综合评级得分进行联动。也就是说,中介机构的选取采用科学比选体系,项目选取时需综合评价综合评级、中介机构报价、企业资质、从业人员、业绩等多种因素。
把信用综合评价作为代理机构比选因素,扭转了过去“评而不用、评用分离”的局面。目前,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介交易平台中,综合评级为最高AAA级的企业共382家次,占68%。监管部门和中心考核共扣分59次,扣除中介机构400余分。业主单位评价3万余次,总体满意度达99.97%。AAA级企业承接项目占比98%,平均中选率是A级企业的3.9倍。
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开发了代理机构动态评价系统,通过对评价结果以不同颜色形式显示,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报名权限的方式加强信用管理和应用。其中,“绿色”代表优质服务,具有参与所有项目的报名权;“橙色”代表良好服务;“红色”代表一般服务,进入预警;“黑色”代表服务为差,进入黑名单,清出新郑市中介代理市场。对代理机构不同信用等级的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其他代理机构积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加强规范操作。
惠州市网上中介超市还要求,全国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要入驻惠州网上中介超市,必须提供信用报告,近两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是硬性要求。进入中介超市后,系统将根据中介机构服务项目的质量、时限、态度、收费等,设有事后评议和星级考核,并据此实行“奖、限、停、退”政策。据统计,惠州中介超市已发出“信用警告”近400次,近10家中介机构因失信被拉入“黑名单”并清退,53家中介机构因不良信用记录被挡在门外,真正实现了让守信者处处受益,使失信者寸步难行。(作者:李金红)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