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执行力不强的三大因素
http://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10日
政府采购制度自推行以来,已初步构建起以《政府采购法》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通过近几年来在政府采购领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政府采购执法检查,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认同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与法律法规要求及人们对政府采购制度期望值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采购执行力不强的问题。
执行力就是完成执行的能力的手段,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成败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执行力问题。笔者认为,政府采购制度执行力低主要存在三大原因:
第一,文化原因导致执行力问题。
首先,中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我们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能力第一,但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不能把执行者当作谦谦君子,以能力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把模范遵守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作为首要的核心标准。讲究制度第一,能力第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清谈文化,讲究大道无术,缺乏量化指标考核,而政府采购管理必须大道有术,进行量化管理,要通过建立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效地开展评估和评价。
再其次,中国是一种面子文化,我们讲究以情理服人,情在前、理在后,而政府采购是一种利益文化,讲究以理情服人,理在前、情在后。
第二,制度原因导致的执行力问题。
由于政府采购存在众多利益主体,由采购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监管机构组成,各方的利益诉求、价值指向不同,极易造成制度变形,结果再好的制度也执行不了。
执行就是做事,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己做(能人体制),属于自律行为;另一种是别人做(法治体制),属于他律行为。只有在他律的基础上,有了自律要求,才能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在熟人环境里永远实现不了职业化。
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恰恰是要向职业化迈进。职业化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获取利益背后的原则高于一切,法不留情。
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执行力问题。
执行力的核心是人才问题。它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真正执行的根本出路在于对政府采购“三公”原则的始终追求,这是世界上所有执行人才心中的一个伟大原则。所以执行是一种战略,是一种对实现原则不断选择的过程。
优秀的执行人才是免费的,平庸的人才是昂贵的。重要的是能够执行了多少好点子,而不只是想到了多少好点子。优秀执行人才在性格、心胸、知识程度等方面可能完全不一样,但唯一相同的就是对自己、对工作富有高度的责任心,他们信守承诺决不放弃,即保有坚定执法的信念,决不作无原则的交易。因此,提高执行力的关键点就是寻求和培养优秀的执行人才。
来源:中国财经报
执行力就是完成执行的能力的手段,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成败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执行力问题。笔者认为,政府采购制度执行力低主要存在三大原因:
第一,文化原因导致执行力问题。
首先,中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我们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能力第一,但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不能把执行者当作谦谦君子,以能力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把模范遵守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作为首要的核心标准。讲究制度第一,能力第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清谈文化,讲究大道无术,缺乏量化指标考核,而政府采购管理必须大道有术,进行量化管理,要通过建立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效地开展评估和评价。
再其次,中国是一种面子文化,我们讲究以情理服人,情在前、理在后,而政府采购是一种利益文化,讲究以理情服人,理在前、情在后。
第二,制度原因导致的执行力问题。
由于政府采购存在众多利益主体,由采购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监管机构组成,各方的利益诉求、价值指向不同,极易造成制度变形,结果再好的制度也执行不了。
执行就是做事,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己做(能人体制),属于自律行为;另一种是别人做(法治体制),属于他律行为。只有在他律的基础上,有了自律要求,才能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在熟人环境里永远实现不了职业化。
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恰恰是要向职业化迈进。职业化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获取利益背后的原则高于一切,法不留情。
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执行力问题。
执行力的核心是人才问题。它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真正执行的根本出路在于对政府采购“三公”原则的始终追求,这是世界上所有执行人才心中的一个伟大原则。所以执行是一种战略,是一种对实现原则不断选择的过程。
优秀的执行人才是免费的,平庸的人才是昂贵的。重要的是能够执行了多少好点子,而不只是想到了多少好点子。优秀执行人才在性格、心胸、知识程度等方面可能完全不一样,但唯一相同的就是对自己、对工作富有高度的责任心,他们信守承诺决不放弃,即保有坚定执法的信念,决不作无原则的交易。因此,提高执行力的关键点就是寻求和培养优秀的执行人才。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