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供应商的优先顺序是伙伴型供应商、重点型供应商、优先型供应商和商业型供应商,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培训应瞄准最佳目标--
军队采购供应商六大特点
培训供应商四大利好
培训对象分轻重
对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进行培训之前,首先应该按照供应商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不同的培训。近年来,随着国防采购预算的逐渐增加,以及军队采购行为的日趋法制化、规范化,军队物资采购部门更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稳定的供需关系,以确保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购任务。因此,对供应商的培训就必须有明确的对象。
同时,为了使培训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需要尽量减少培训中不必要的浪费,这也要求对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的培训必须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地对所有的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进行培训投入。
对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的分类可以借鉴企业采购管理中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就是根据供应商对物资采购部门的重要性,将其分为四种:伙伴型、重点型、优先型、商业型(如图所示)。如果军队物资采购部门认为供应商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在价格适中的条件下能够满足军队用户的需求,并契合军队物资采购部门的种种合作要求,同时供应商也十分重视军队的采购订单和作为军队供应商的荣誉,那这样的供应商就是“伙伴型供应商”。重点型供应商则是供应商并不是特别重视军队物资采购部门的采购业务,但是其生产的产品对于军队用户而言却有很大的价值和作用,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而优先型和商业型这两种供应商则是相对来讲对本采购部门重要性不高的供应商。
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培训主要是针对前两者,也就是伙伴型供应商和重点型供应商。
培训内容注重四方面
对供应商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采购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自身要求的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培训计划和内容。
进行相关的革命军事观念培训 采用相对生动活泼的培训方法,将真实感人的军队战斗历史故事与军事采购的现实重要性紧密结合,使供应商树立正确的革命军事观,提高他们对国防事业的理解和支持,进而将这种理解和支持转化到对军队采办事业的支持当中来。
进行一定强度的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素质培训 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是军队物资供应链条的起点,与军队后勤保障有密切的联系,但这些供应商缺乏军队所需要的军事素质。通过对采购供应商进行以军事队列知识、军事兵器知识、军事战略知识等非秘密的军事基本常识,以及队列素质训练、战时应急防空训练、战时应急编组训练等相关以民兵应急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素质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供应商在未来战场中的生存能力,而且可以帮助采购供应商了解军队日常生活制度以及军队责任,协助其树立为军队、为国防服务的使命感,从而促使其自身觉悟和物资供应保障水平的提高。
进行统一标准和纪律的一体化培训 统一标准和纪律的一体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要求专用采购物资标准与军队标准的相一致,要求通用物资的包装和运输实现一体化,要求供货时间和步骤与军队日常工作程序相一致,供货行为与向战区供应时的纪律要求一致,以及采购和物流信息的融合等。通过培训,使供应商真正实现与军队用户的无缝衔接,实现从最初的物资供应到后续服务保障这整个供应保障流程一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进行综合技术手段的培训 综合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现有的网络技术手段、标准信息化技术、联网电子编码和识别技术、采购电子化技术、供应商管理技术等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此外还包括比较先进的供应链技术。通过这些培训,不仅可以帮助供应商提高其对军队用户的供应保障能力,而且可以帮助供应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另一个角度使其更好地为军队保障服务。
培训经费和机构不可缺
当前开展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培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在培训经费的调拨和筹措方面,是采取上级专项经费还是列入单位支出,是列入采购部门支出还是采购用户支出,以及是军队独立筹措还是与供应商共同筹措等。
在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单位的设置方面,是单独设立一个职能事业单位还是平常计划安排、临时抽调编组,或者是依托军队采购代理部门和物资采购质监等部门;是一个采购单位自行组织还是以军一级或者军区一级单位统一组织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定问题,如培训对象分类标准的量化问题、培训信息统一化问题、培训内容标准化问题,培训质量管理如何实施、供应商军事信息保密机制如何建立等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