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一些电梯招标文件中,由于技术条款要求不够详细,留给评标专家打分的空间过大,造成了评标结果的不公正性。如何细化技术项评分要素,值得采购人与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思考。
须细化技术评分项
要保证采购结果公正性,除了分配好各项分值比例外,对技术标尽可能细化。浙江省义乌市政府采购中心,根据多年来的操作经验,在技术评标上,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该采购中心电梯项目负责人何阳介绍,义乌市采购中心在技术评分项中,一般会列出20个评分标准,包括主要部件、整体性能、安全可靠性等各方面。每个技术指标评分跨度尽量缩小在2分以内,这样可以给评标专家提供很好的打分依据。
近日,义乌市某电梯设备采购招标文件评分要素中,对各项技术评分就有了详细的规定。比如,驱动与制动部分5~7分,评价电机、传动部分、制动部分等方面性能;电气与微控部分3~5分,评价IGBT功率开关、电气组件、微控管理系统等性能;门机部分3~5分,包括门机、门保护系统的特性及功能特点;安全装置1~2分,评价安全保护系统中的电气和机械装置的功能特性。
如何合理分配各项分值,还要根据具体项目需求来定。何阳举例说,如果是机场或地铁等重要项目,对各项技术要求较高,就可以把各项技术分值跨度设置大一些,便于投标供应商在技术项得分中拉开差距,从而达到预期招标效果。
限制技术项打分随意性
由于电梯涉及技术参数较多,如果评标专家打分不够客观,很可能造成供应商在技术项得分中拉开很大差距,带来不公正的中标结果。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不仅对各项技术分值进行了细化,另外,视各部件技术情况,还规定各投标人相邻之间得分不超过2分或者3分。
近日,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了某电梯项目招标。招标文件技术评分项中出现了这样的要求,电梯整体性能适应性评价5分,根据投标人提供的同类产品的整机检测证书等酌情评分,各投标人相邻之间不超过2分。控制系统20分,根据智能化程度、技术的先进性、是否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等酌情评分,各投标人相邻之间不超过3分。
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助理王九洲解释说:“如果有4家供应商参与投标,评标专家对各项技术分打分并排序,排出1~4名,就不允许出现第一名和第二名在电梯整体性能适应性评价得分上相差超过2分,控制系统得分相差不得超过3分。”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这一做法,在细化技术项评分的同时,也有效限制了评标专家自由裁量权。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