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离我们很近,其实大家都懂。但真的在具体运作家具采购项目时,由于在家具特点和认识上存在的一些盲点和误区,将可能直接影响家具采购的成效。
分类模糊影响分包
如何采购办公家具?采购人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家具的基本知识,而其中,对办公家具的分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尤其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在制定采购需求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办公家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类:材料、功能和使用场合。按材料可分为实木家具、板式家具、金属家具、钢制家具和软体家具。按功能分,就是细化为班台、班椅、书柜、茶几等具体家具产品。按场合分,即会议室家具、公寓家具、实验室家具、教学家具等等。
分包时按哪一类来分都可以,视采购人需求而定。但是分类时最好做到不交叉。因为交叉容易造成分包不清楚,使得有些家具在整体环境下并不协调,也给招标工作带来难度。
采购需求总体偏高
在接下来具体的采购进程中,采购人需要有怎样的视角?
价格上的误区是我们在承办家具采购项目中往往第一个遇到的问题。
在中央国家机关办公家具采购项目中,采购人的采购需求总体上还是偏高。虽然一分钱一分货,但价格在一定的区间,性价比是合理的,高于或低于这一区间并不合适。我们建议在满足家具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它的环保性,力求货真价实。
材质和品牌认识有误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通用的办公家具是板式家具和钢制家具,这其中,板式家具所用材质基本上是低密度板、中密度板、高密度板还有刨花板。中央国家机关大部分采购人选择采用密度板。
刨花板使用胶粘剂和油漆较密度板而言少很多,而这两者正是甲醛及苯、二甲苯等的来源所在。此外,刨花板的价格也比密度板低很多。其在使用功能上也能完全满足采购人的需求。所以,从经济性、环保性、使用功能等方面综合考虑,其实刨花板不比密度板差。
在家具采购的过程中,确定材质品牌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点名要露水河的板材等等。在一个钢制家具的采购项目中,采购人明确提出钢板要用宝钢生产的产品,而实际上宝钢产品用于办公家具的少之又少。我们建议,采购人还是应该根据需求来确定指标,没必要指明品牌。
忽视“木桶短板”原理
五金件在家具采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采购人都会要求用进口的五金件。但厂家使用的是不是真的进口货,它与国产五金件相比好在何处?采购人并不清楚。应该说,一些进口五金配件相比较确实稍好,但国产品牌与其的差距并不大。好的五金件使用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而这又引出一个问题,即家具在使用上要考虑“木桶短板”原理。
如何理解这一点呢?采购人在规定气压棒的使用次数和时限时,应考虑实际上最先磨损的座板和靠背,而气压棒只要保证相对时效即可。如果一套家具确定使用三年,那么其配件只要能用够三年即可。要尽量做到不在任何部件上造成浪费,这样会使采购的成效更突出。
对待环保缺乏理性
环保是采购人采购家具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但采购人在这点上的认识并不理性。
家具中散发出来的有害物是绝对存在的,但是在量上可以控制使其相对少一些。比如采购人可以把指标制定得相对合理一些。曾经有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排放物的标准为0.12毫克或者是0.25毫克,这种要求不合时宜,无操作性。
在现实中采购人普遍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新装修的办公楼购置新家具后,办公室的味儿很大。采购人最直接的反应是家具的问题。实际上,家具的味道跟整个装修环境的味道很难区分,如果想测量出污染源,最好把家具放在一个密封的空间里来单独进行测试。总之,影响办公室污染指标高低的因素比较多,要客观地认识。(整理/安萍 摄影/王巍)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