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一授权”易成价格陷阱
http://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02日
“投标人为代理商的,要出具厂家对该项目惟一代理的授权函。”目前这句话在很多项目的采购文件中已经成为“常客”。但是笔者却认为,要“惟一授权”很容易掉进生产厂家设置的价格陷阱。
一位集中采购机构的负责人说,目前之所以很多项目都跟供应商要厂家针对项目的惟一授权,是因为很担心通过代理商买到“山寨”货。“但是我们却掉进了陷阱。”这位负责人说,“代理商和生产厂家就会形成一个围标串标的集团,把我们的政府采购工作彻底架空了。”对此,笔者认为要生产厂家出具“惟一授权”函,就相当于很多家代理商在前来投标的时候,就先在生产厂家那里进行了竞争。而且这种竞争肯定是不公平的,生产厂家想把这一纸授权给谁就可以给谁。这就会出现哪个代理商听话、哪个代理商愿意分享更多的利润,就在这场竞争中胜出。这样一来,哪家代理商可以参加哪个政府采购项目和代理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报价完全由厂家来决定。避免采购到“山寨”货,“惟一授权”并不是惟一且最好的办法。加强验收工作、加强对供应商诚信履约的管理。目前很多省市的政府采购部门也在加大对供应商履约验收部分的管理力度。如建立供应商“黑名单”,规定如果不按合同条款诚信履约则根据违约程度处以通报批评或是不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几年的惩罚,就从制度建设方面积极地去杜绝“山寨”货的出现。“如果出现‘山寨’货,就‘封杀’该供应商一两年,肯定没有人再敢冒险。”一位业内人士说,“一次提供假货能赚多少钱呢?被列入黑名单将给他带来多大的损失呢?商人的心里自有权衡的。这比要什么‘惟一授权’效果好得多。”
因此,笔者认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项目的时候,尽量避免用“惟一授权”作为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之一,远离供应商架空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的陷阱。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