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台电梯采购项目,最低报价与最高报价相差180万元,平均每台差价7万多元。”某政府采购中心一项安居工程电梯项目招标中,2家投标供应商报价差距惊人。
由于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电梯维保费用不应被采购单位忽视
“这2家企业都属于一线品牌,不论从品牌知名度、还是销售业绩等方面,都位居行业前列,因此,就两个企业本身来说实力相当,出现这么大的报价差距,有恶性竞争之嫌。”该项目评标专家张先生分析说。如何避免投标供应商之间低价恶性竞争,引起业内关注。
高额维保费是主因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调查发现,大大小小的电梯招标项目中,投标最低价与最高价差距都很明显。近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组织了一项电梯采购项目,采购内容包括10台电梯,投标供应商最高价为275万元,最低价为210.37万元,相差约65万元。
在电梯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依靠低价竞争成为部分企业获胜的法宝。这些企业并不希望通过中标某项目来赚取多少利润,而是把目标放到了长期的电梯维保业务上。
“特别是对于那些几十台、上百台的电梯采购项目,电梯企业之所以积极参与,并不仅是该项目本身有多少利润,更看好后续高昂的维保费用。因此‘价格战’打得尤为激烈。”业内相关专家表示。
据了解,通常一部20层的电梯,每次维保费用在500元左右,按照相关规定,每台电梯每月要维保2次,那么一台电梯一年的维保费用在12000元左右。一般电梯使用寿命在15年,一部电梯使用下来总的维保费用高达18万元。
抢滩维保市场,赚取更多的维保费用,已成为很多电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不难理解一些企业为了中标一个大的项目,报出了超低的投标价格。通常电梯采购中价格分占到了40分左右,如果每台电梯报价比平均价格低3万元左右,那么中标的希望就很大。为了达到中标目的,超低的投标报价也时常出现。
采取分档竞标原则
“要想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可采取分档竞标原则。” 重庆市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东平分析说。
目前各种档次电梯共存于市场,不同档次的电梯服务于不同的用户,但同时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市场原则。
张东平表示,为了避免供应商之间低价恶性竞争,政府采购操作部门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业主资金承受能力水平,在与业主进行充分地沟通以后,选择合理的档次。
电梯采购对企业来说,首先要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其次,投标价格要合理。因此,政府采购操作部门在制定招标文件时,需要对相应档次的电梯进行市场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主要配置要求,就可以把那些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排除掉,避免一些资质较低的企业谋取低价中标。
同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最高限价。不仅可以避免用户选择产品的盲目性,采购资金也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由于政府投资工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电梯企业看好政府采购,部分资质较低的企业也参与到政府采购项目中,由于这些企业实力较弱,价格战就成为他们的强项。
浙江省义乌市政府采购中心电梯项目负责人何阳表示,义乌市在电梯采购中,对实力较弱的企业也有所限制,比如技术分40分,如果企业得分不到24分,就可以看作是不合格企业,直接被淘汰。这就避免了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通过价格优势来弥补产品的不足。
优化价格评定细则
恶意的低价竞争,极大地扰乱了电梯采购市场,对那些优秀的电梯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竞争。电梯对于用户而言,是为了更好地方便自己的出行。因此,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合理的价格中标是最理想的结果。
对于那些资质较低的企业来说,即使通过低价竞争,赢得了最后的中标,但可能会因为产品、安装以及后续维保等质量不过关,给电梯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防止那些“以次充好”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市场,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现象的发生,张东平认为,要在电梯评定规则中对价格评定细则进行优化,可采取“双扣分”的形式,即当电梯报价低于约定平均报价的范围时,采取与高于平均报价一样进行扣分处理。
这样一来,投标企业电梯本身的技术性能和配置优势就能够充分在招标文件中体现。
张东平强调,那些更新改造项目,往往采购数量只有1~2台,同时受旧有建筑的制约,采购初期不能拿出完整的技术规格,且可变因素较大,因而比较适合于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也可有效避免恶性低价竞争。
短 评
价格战不可取
希望依靠“低价”来中标,已成为部分电梯企业获取政采大单的主要手段之一。甚至一些企业为了拿下某个项目,抱着亏本的态度,在参与投标时报出了超低价格。
特别是在目前电梯市场情景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价格战”打得更为激烈。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和业绩,不惜采用低价竞争手段夺取市场份额的行为比比皆是。他们的行为迫使一些正规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利润和生存空间,不得不降低产品成本,减少研发投入和服务投入,这无疑是饮鸩止渴,使整个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
这种恶性竞争的后果在短期内似乎对采购者有利,但从长远看,整个行业内的企业不可能大力投入研发和服务,势必会使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下降,企业也会逐渐失去创新能力,整个行业也得不到健康发展。
由于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涉及人身安全,如果企业一味追求“低价格”,产品质量就很难跟得上,也会给人身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