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第27、28、29期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业务初级培训班在北京和安徽合肥两地开班,八十多个部门、六百多家单位的近千名采购人代表通过网上报名成为学员。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国采中心”)不仅操持着国务院系统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还肩负起传播政府采购知识、培训政府采购专业人才的重任。据悉,国采中心从2003年到2008年共举办了26期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班。
与以往多期培训班相比较,此次3期培训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国采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变化来源于工作人员精心的准备,目的就是让授课的内容更实用、受惠的人员更多、学员的感觉更好、培训的针对性更强。
班级规模从大变小
走进第27、28、29期培训班的课堂,不见往期培训班学员们紧紧挨坐伏案笔记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清凉、舒适的学习环境和采购人代表从容而又专注的听课神情。原来,国采中心在培训班的各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首先在班级规模上下了功夫--把以往400人左右一期的培训班缩小为每期300人左右。班级规模缩小了,学员和老师的互动机会大大增加了,国采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能更加周全和富有针对性地为学员服务。“学习的效果确实比往年更好。”一位第二次参加国采中心培训班的采购人代表说。
“班级规模缩小,但培训总人数并不减少,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的培训班比往年增加了一期的原因。”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授课内容虚实结合
既讲政策又教操作,是国采中心培训班每年授课的惯例。今年的培训班上,国采中心更加注重将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政策与采购人的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期让学员们把能够真正指导工作的知识带回单位。
从去年培训班结束到今年培训班开班,我国的政府采购领域发生了多件大事,如我国正式启动加入GPA谈判,完成“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启动采购进口产品审批制度等;同时,国采中心的政府集中采购业务在今年也有多项调整,如单次采购金额超过500万元的必须委托采购中心另行组织采购,小额工程定点采购今年开始实施等。
国采中心培训班的授课教师们精心准备讲授内容,将国家政策的变化和采购中心工作的调整内容及时在讲义中体现,让学员们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信息。
老师授课由坐变站
一天半、将近13个小时的课程,共5位老师授课,平均每位老师讲课多于两个半小时,预设内容讲授完毕后,还要现场回答学员们的提问。为给予大家准确的答案,老师们必须在此期间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再加上长时间的讲话,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所有的老师竟然全部站立授课。这更激励了我们要认真听课,不虚此行。”国家民委计划财务司资产管理处杨晓静颇为感慨。
针对今年实行的站立式授课,国采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是这样说的:“让培训更加人性化、更能够贴近学员并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经过探讨,我们认为站立式授课更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学员们认真学习的尊重和感谢。”
组织形式更加多样
据了解,今年国采中心还将进行培训,但是与此次的3期初级培训班不同,下半年的培训可能会面对实际经验较丰富的培训对象以专题形式展开,同时面对采购人单位的主管领导还将举办高级讲座和研讨。这也是不同于往年各期培训班授课内容基本相同的一个变化。
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采购人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内部分工不同,人员入行时间及采购业务能力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一刀切”式的培训很难保证学习效果。只有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让授课内容也有所区别,才能真正把培训做实。“这个调整源自我们对采购人的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的需求。希望通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给采购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说。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