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日趋健全与完善,政府采购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特别是服务类政府采购的规模不断扩大,采购数额也不断增加。目前,部分省市已在众多公共服务领域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服务,例如会议接待、国有资产拍卖、公务车辆“三定”、二手房评估、软件开发、法律会计咨询、绿化养护和办公大楼物业管理等。
各地开始尝试
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大楼物业管理属于政府购买的服务性项目,部分地方已经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完成。如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已经把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大楼物业管理全部纳入;山东省济南科技馆新馆和山东展示馆的物业管理通过山东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选择确定了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南通市行政事业单位10万元以上的物业管理也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范围。这些地方的物业管理政府采购项目大多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采购方式来确定。
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物业管理纳入政府采购的尝试,但在大部分地方,政府采购目录中并没有物业管理的内容,各预算单位的物业管理项目通常各自为政,市场竞争机制还未真正形成。笔者认为,随着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的日趋健全与完善,政府采购范围逐步扩大,物业管理纳入政府采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物业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所谓现代物业管理,是指专门的机构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按照国家以及和契约行使管理权,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的技术对已投入使用的物业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物业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化、消防安全维护、道路养护等统一实施专业化管理的综合性服务。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大楼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业管理的对象。
物业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房屋建筑本体、公共部分的维护、管理;公共配套设施、设备维护、运行管理;公共场地、道路、房屋建筑公共部分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杀、装修及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公共绿化、山水园林小品的养护和管理;安全护卫及公共秩序管理;公建配套设施的运营管理;楼宇自动化设备系统的运行、维修、养护管理;交通、车辆行驶和停泊管理;物业及物业档案资料收集和管理。
现阶段行业管理无序
目前,各地行政机关办公大楼的物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所属性质不尽相同,物业管理水平、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有些以机关后勤服务部门代办或对外挂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模式相对老旧,服务收费标准不规范,这种模式下的物业管理服务既要服从机关的人事管理,又要服从业务管理,属于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还有一部分通过市场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通过合同明确各自权利义务的方式完成。
物业管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近年来,各地经济发展迅速,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起设施功能齐全的行政办公大楼。这些新型的行政办公大楼不仅包括接待大厅、会见厅、日常办公室、功能齐全的各种会议室、多功能活动室和信访接待咨询室、食堂、健身房、办公服务等配套用房及大型地下停车场、现代化培训中心等。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这些设施功能正常实现,配备了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消防指挥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安检系统等。这些现代化的建筑已不同于传统的行政办公楼,必须通过现代物业管理手段实现,必须借助物业管理单位提供的专业化服务。
物业管理实行政采好处多
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大楼的物业管理由专业的和有经验的物业管理公司来承担,可以节省成本和费用,从根本上改变分散管理、各自为政和低效益的问题,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此,笔者建议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大楼的物业管理纳入政府采购,创建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物业管理制度。
物业管理提供的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服务,物业管理单位的招标特点与一般货物设备招标不同,对投标人的评定应更多地看重服务及经验,服务价格所占比重的分数可适当降低些。服务的评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评定:管理服务理念和目标;项目管理运作方法及管理制度;管理服务人员配置;根据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标准制定的物业管理服务方案等等。
另外,为了从源头上促使采购规模扩大和范围的拓展,也应当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项目,如物业管理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通过强化资金源头控制,防范规避采购行为的发生,防止部分应当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游离于政府采购程序之外,保证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这样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财政支出项目上挖掘潜力,既扩大了政府采购规模,又能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