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从改变观念、促进竞争、规范行为、扩大开放和适当扶持等多个方面着手推进。
改变观念。要认识到,服务业必将成为经济总量中一个重要性日益增加的方面,服务业能否快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是劳动分工发展和深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对其他产业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其他行业的产品要通过服务业才能与消费者联结,服务产品本身也将在居民消费中占有愈来愈高的比重,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消费。
鼓励竞争。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除个别涉及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领域外,都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改革措施,重点是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要特别强调允许进入和允许竞争并重,即准许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国有市场主体进入本行业,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只限于在原有国有企业“分拆”之后的企业之间开展竞争,以利于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对一些短期内完全放开进入有难度的行业,要尽快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公开、政事分开,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开展竞争,提高效率。
规范行为。规范行为对服务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其中需要重点强调服务业的规范服务和诚信服务。服务业的特点是相当一部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事先无法确定,只有在服务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特别是以人力资本为主的行业这种特点更突出,例如教育、会计、律师、咨询等行业乃至物业管理、家庭服务业等都具有这种特点,如果缺乏信用,消费者对服务质量心存疑虑,潜在需求就不能转化成为现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在一些相关行业中加快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服务标准的制定等,都是需要推进的工作。
扩大开放。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业正在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步扩大开放,扩大开放的领域不仅包括金融、保险、贸易、零售商业、房地产等外资已经进入较多的行业,而且包括通讯、会展、旅游、专业商务服务等众多以往开放程度较低的行业。要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开放,同时作好国内的应对准备,使扩大开放与国内发展很好地协调,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适当扶持。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同时也需要政策的适当扶持。特别是一些原先由财政负担的事业型、福利性服务单位转向企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需要付出一些改革成本,加快推进这个过程。对一些吸纳就业能力强、从业人员投资能力弱的小型服务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优惠鼓励政策,在资金、税收、用地、资金等多方面予以支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