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石家庄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2022年年初实现工程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双盲”评审全覆盖,受到经营主体的欢迎。目前,相关经验做法已在全省全面推广。
在“双盲”评审中,专家是如何选取的?又是如何评审的?参与各方的感受如何?记者前往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了实地探访。
如何“盲抽”?
系统随机选取专家,不显示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7月8日8时50分,在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财务科科长齐春霞和科员王春海步履匆匆穿过大厅。
此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智能温室建设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在石家庄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这份公告明确,该项目实行“双盲”评审。
这天,他们如期前来开标,期待通过“双盲”评审,验收各投标企业提交的成果,筛选出最优秀的供应商。
什么是“双盲”评审?
“简单来讲,‘双盲’就是‘盲抽’和‘盲评’。”石家庄市行政审批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科科长王利强解释,系统随机抽取评标专家,不显示其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实现“盲抽”评标专家。评标专家不知道评谁的标,实现技术标暗标“盲评”。
王利强告诉记者,作为政府采购的两种主要采购方式,公开招标和竞争性磋商目前都已实现“双盲”评审。其中,竞争性磋商“双盲”评审,是石家庄率先在全省进行探索创新的一种新模式。
“我先去‘盲抽’评标专家了。”此前已参加过几次“双盲”评审的王春海,径直走向专家抽取室。“盲抽”评标专家,就在这个房间进行。
根据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智能温室建设项目要求,该项目评审需要2名本地评标专家和1名招标人评标代表。其中,2名本地评标专家需要系统“盲抽”。
9时,河北省统一评标专家库抽取系统终端开启,王春海用鼠标点击“抽取评委”和“开始通知”两个选项。在系统界面上,专家通知情况开始更新,但专家的姓名、编号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始终为隐藏状态。
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业务部工作人员张凯欣介绍,由系统自动向专家库内符合条件的专家随机发送语音通知,专家回复确认参加的,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短信内容仅包括参加评审的地点及时间,不显示任何项目信息。
王春海“盲抽”评标专家的过程很顺利,系统通知的2位专家都反馈可以参加当天10时的评审。整个过程用时不到2分钟。
“我们还在全省率先实现京津冀范围内随机抽取异地评标专家。”张凯欣介绍,传统评标模式受专家资源、所在地域等因素限制,很容易出现专家的“熟人圈子”。为降低专家被熟人“托关系”“打招呼”的风险,石家庄与省内各市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开展了远程异地评标。
9时30分,开标室准时开标,齐春霞和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开始操作开标系统。
当天有10余个项目开标,但开标室内没有丝毫喧闹,也看不到厚厚的纸质标书。参与投标的企业无需到场,只需按照约定时间远程完成电子投标文件的解密即可。
在持续深入推进“双盲”评审改革过程中,石家庄所做的不止这些。2023年8月,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始实行最少招标人评标代表制度,招标人最多可委派1名评标代表参加评审,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干扰。
王春海说,他们这个项目同样有1名招标人评标代表,这名招标人评标代表在当天10时和评标专家同时评标。
在等待专家开始“盲评”的间隙,王春海告诉记者,“双盲”评审让招标投标在阳光下进行,通过投标企业间的公平竞争,让实力强、报价合理的供应商脱颖而出。他对招标投标“双盲”评审举双手赞成。
如何“盲评”?
投标文件统一格式,评标专家单人单间分散独立评审
7月8日10时许,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和招标人评标代表陆续赶到评标现场,“双盲”评审中第二个“盲”——专家“盲评”投标文件开始。
记者电话采访了一位省评标专家库的专家,他曾多次参加“双盲”评审。他说:“现在登录评标系统后,我们看到所有投标文件的字体大小、字号、页边距等都一模一样,根本不可能知道投标企业的任何信息。”
技术标评审环节以暗标方式进行,将投标单位名称、标识等信息隐去,统一投标文件格式,系统还会对所有投标文件随机排序编号。
该专家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投标文件进行“盲评”,就能保证“一把尺子量到底”,最后由系统自动汇总投标企业的总得分,依程序确定中标候选人。“从专家角度来说,‘双盲’评审基本屏蔽了外界的干扰,让我们专心、独立地开展评标。”他说。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盲评”技术标暗标的方法可行。在王利强看来,从改进招标投标文件编制入手,减少了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之间产生串通的可能性,使各投标企业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客观评价。
传统评标模式下,专家之间不经意的一句寒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决定一个项目的归属。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设置专家封闭式专属空间很有必要。
今年5月,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搬迁至新场地。该中心创新专家分散评标模式,在专家评标区设置了123间独立评标室,在招标人代表评标区设置了22间独立评标室,将评审专家和招标人代表随机分散到相应区域的独立评标室。专家们彼此不见面,以保障评标过程不受干扰。
“这些独立评标室,有效实现评标专家之间的物理隔离,减少专家之间直接接触。同时还隔离了外界影响,评标人员可各自安心评审。”张凯欣说。
专家在评标室内“盲评”,评标现场却一点儿都不“盲”。记者看到,每间评标室内各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分别装有电脑、耳机和仅能连接评标区服务台的固定电话。每间评标室的墙上安有拾音器,屋顶上装着摄像头。评标区的走廊、茶水间以及各个角落,也都安装了拾音器和摄像头。
“专家的整个评标过程都在监控下进行。”张凯欣带领记者来到评标室外的行业监督室,正中央的大屏幕格外显眼。通过大屏幕,记者看到12块小屏幕正在实时播放评标区、安检区、走廊等多个重点位置的现场画面,评标室内每个专家的一举一动都清晰可见。
张凯欣介绍,评标过程中,专家只能通过遮脸隐身、变声处理后进行交流,避免评标过程中专家之间出现“作暗号”“打招呼”的行为。同时,系统会自动录屏,同步记录下专家的每一步操作,全程留痕可溯。
如何更便捷?
招标投标全程网办,企业投标“零成本”
“以前经常拖着装满标书的行李箱前往评标现场,费时又费力。现在企业从投标到签合同,整个流程全部在网上完成,省时高效。”河北华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陈丽娜对招标投标全程电子化流程赞不绝口。
在推进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过程中,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通全程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实行招标投标全程网办,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合同签订等事项“一网通办”。
对于企业来说,招标投标全程网办带来的不仅是便捷,还有交易成本的降低。
石家庄千里马印刷有限公司负责人董瑞民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参与投标,项目标书一般得打印200多页,每次投标至少要准备3本标书。“每本标书需要打印、装订、密封等,花费在120元左右。”董瑞民说,实行招标投标全程网办后,每次仅制作标书的费用就能节省几百元。
此外,石家庄市将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统一纳入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招标投标企业可免费使用政府自建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同时,全面推行以投标承诺书替代投标保证金(包括保函、保险),实现企业投标“零成本”。
企业的获得感远不止这些。7月8日下午,董瑞民正在认真制作投标文件。几天前,他发现一项很适合他们公司的政府采购项目,准备投标试试。
每年多次参与石家庄的政府采购项目投标,董瑞民的公司既有中标也有落标。说起现在实行的“双盲”评审,他认为“更阳光了,也更公平了”。
以往参与投标,董瑞民最担心的,是在评标过程中其他投标企业找关系,自己陪跑。“双盲”评审保障了招标投标公平公正,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评审结果的影响。“‘双盲’评审将找熟人等暗箱操作的门路封堵,让我们获得更多机会,大家参与投标的次数多了,积极性也更高了。”董瑞民说。
在陈丽娜看来,“双盲”评审有效遏制了人为干预、暗箱操作等行为,保证投标企业在公平环境下竞争,督促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质量。现在,他们公司安排专人每天浏览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的招标信息,与公司业务有关的都会参与投标。即使最后没中标,她和同事们也会认真复盘反思,继续做好产品和服务。
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实施“双盲”评审项目逾7000个。“双盲”评审,有效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投标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参与到石家庄的项目建设中来。(河北日报记者 王 营)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