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财政局聚焦带量集中采购、远程异地评标、信用建设三大举措,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助推政府采购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降本增效,推动带量集中采购持续发力。一是科学“拼单”统筹。印发《惠州市财政局关于做好政府采购带量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鼓励主管预算部门统筹跨县区、跨部门或所属单位相对分散的采购需求,实行“统采分签”“统购统配”等带量集中采购模式,形成规模效应,持续推动政府采购领域降本增效。比如,惠州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通过带量集中采购,节支率超过30%,采购成本显著降低。二是强化激励约束。将带量集中采购工作纳入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各单位因经费节约、采购结余等收回资金的,可在支出进度考核时予以剔除。对经费节约成效明显的单位,可在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时统筹考虑,优先保障单位必要的经费开支事项。
二、聚焦阳光交易,积极探索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一是常态化推进远程异地评标。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强化区域合作交流、升级远程异地评标软硬件设施和服务保障,不断拓宽远程异地评标“朋友圈”。2024年,全市远程开标率超过99%;全市开展远程评标104宗,其中主会场67宗。二是支持创新远程异地评审独立单元舱新模式。积极推动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用远程异地专家电签一体机和独立评审单元舱,实现了专家跨省互认、跨省同步组织评审、电子签章互通、语音视频实时交互等目标,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开拓惠州市跨省远程异地评审新模式。
三、聚焦利企便民,强化信用建设,做好政府采购信用文章。一是推行“信用+承诺”准入管理制度。探索开展试点项目供应商资格承诺制,供应商在政府采购项目资格审查阶段只需提供书面承诺函,承诺符合参与政府采购资格条件即可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即可免于提供中小企业规模、无重大违法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等相关证明材料、免除部分资格审查证明材料,有效降低供应商交易成本,提高政府采购准入便利度,优化信用营商环境。二是创新政府采购合同在线融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转变抵押担保的传统信贷观念,以供应商信用核查和政府采购信誉为基础,为参与政府采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无担保贷款。截至2024年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过10亿元,走在全省前列。
来源:惠州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