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淮北市公管局聚焦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通过打通四个关键环节,将监管触角渗透到问题源头,形成了对突出问题的综合施策、全域监管,初步实现穿透式、立体化监管格局,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打通部门联动,强化协同监管。印发《关于全面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的意见》,建立招标人联络员制度。出台《关于建立招标投标领域案件查处“三方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建立线索排查、线索调度、案件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五项协作机制,形成一张清单、一网布局、一席会诊、一体推进、一键推进“五个一”工作格局。印发《淮北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督管理办法》《淮北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标后履约检查实施方案》,联手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开展标后履约检查。推进“三单共享”,打破行业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审批、监管、服务数据共享共用,严查规避招标、应招未招。
打通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与市公安局联合成立“打击串通投标研判中心”,以平台数据为基础,对相关信息进行筛查、比选、分析、研判,利用“串通投标研判模型”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深度清洗,锁定涉案公司和人员的违法证据,切实做到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开发研判工具,提取公共资源交易关联数据,利用资金分析软件对案件线索进行深度精细化研判。
打通监管盲点,促进阳光交易。制定《淮北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细则》,构建“事事有标准可依、岗岗按标准规范、人人依标准履职”的标准化体系。引入评标专家“人证比对、电子签章”系统,实现评标专家身份核验电子化,规范评标区域出入管理。建立多维立体监控体系,在评标区域安装摄像头和拾音器,对评标区、隔夜休息区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监督,“全程留痕”并刻录存入电子档案。创新开展“双盲+远程异地+横向暗标”智能化评审模式,通过屏蔽投标人信息、招标人盲选、专家盲评,将传统模式下形式各异的“明标”转换成统一格式、模块打乱的“暗标”,有效阻断专家被围猎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专家“主观分”。
打通机制障碍,注重源头防控。修订出台《淮北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投标导则(试行)》《淮北市公共资源交易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关于建立招标(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通知》等15个基础性、制度性文件。推行招标文件“预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引导招标人科学合理编制招标文件,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示范文本44个,制定建设工程、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细化招标文件条款,做到“清单之外无例外”。开展“阳光交易”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进大厅、看现场、观流程,广泛征求意见,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增加社会公众登录端口,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不见面开标大厅在线实时观看开标过程。拓展线上监管功能,推行投标文件“机器码一致”评前检,增加风险预警提示功能。(邹晨光 丁宁)
来源:淮北市委宣传部